新闻热线:0893-789293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上投搞
您现在的位置:西藏山南网>专题>山南辉煌五十年>发展成就

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十大民心工程"之产业富民工程

2015-08-24 19:41:35  来源:山南网  作者:记者 万李

图为曲松县慈成藏香加工合作社社员在包装藏香。

  8235元,16%。

  2015年1月7日地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同比年均增长率这两个数字让人振奋不已。

  让我们的思绪回到2011年8月。

  在“十二五”开局之初,我地区以“产业富民工程”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一组具体的数字被写入“产业富民工程”目标任务——“到201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80元,年均增长13%”。

  数字说变化,数字看民生。

  五年来,怀揣着最大的决心和勇气,我地区着力实施产业富民项目,大力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全地区实现了产业发展经济效益和群众增收社会效益有机统一,雅砻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支柱产业——强基础惠民生

  2014年11月23日,加查峡谷。

  在藏木水电站厂房内,无数双眼睛期待地盯着监控投影大屏幕。“5、4、3……”伴随最后一声倒数,机组轰然启动,电站厂房内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藏木水电站——1号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在严重缺电的日子到来的时候,1号机组的顺利投产,如雪中送炭,有效缓解了加查电源紧缺问题,满足了群众用电增长需求。藏木水电站的投产,更是对推进雅鲁藏布江中游梯级电站开发、构建藏中能源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有效缓解缺电问题,藏木电站的建设,还给加查人民带来了什么?

  答案是民生。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带动周边县乡的生产生活水平全方位提高。

  “电站开工前,加查县2007年的税收只有260余万元,开工后每年都在2000万元以上,2013年税收达到7393万元。”加查县县长孙红章介绍,水电站的建设,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等基础设施,促进了当地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家住拉绥乡玛罗村的边巴,趁着水电站建设,和朋友合伙买了卡车运输建设物资,现在生意越做越大,卡车由以前的1台变成了5台,还雇佣了本地村民,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藏木水电站的建设还带动了当地就业。据加查县政府数据显示,工程直接提供7.9万个就业岗位,在水电站周围的三个村的工程建设者和工人们的人均月收入超出4000元,相较以前大幅增加。同时,当地农牧民通过参加电站组织的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劳动技能也大大提高。

  藏木水电站的建设运营只是我地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促进民众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十二五”以来,包括雅江中游水电及小流域水电、太阳能光伏光热、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与绿色能源开发项目的实施,逐步改变了传统能源消费结构,减少了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度,保护了生态环境,带动了当地群众生产就业,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依托“四大矿业基地”建设,全地区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壮大工业经济的同时,老百姓的增收致富的路子也打开了。

  “华钰矿业到村里后,不少村民们购买了货车参与矿产开发中的运输工作,这一辆车一年就能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隆子县日当镇德兴村村民扎西群培逢人就开心地说。

  自进驻德兴村以来,华钰矿业已安排当地农牧民300多人就业,每年临时用工千余人次,使德兴村村民年收入增加1500多万元。

  依托本土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十二五”期间,我地大力发展对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能源、矿产等支柱产业,通过辐射带动作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大力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page]

 

  特色产业——推出活路来

  青稞种植、糌粑炒磨、禽类养殖、茶叶种植、传统手工艺制作……历史悠久的藏民族发源地雅砻,因着千年文明的积淀,农牧业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特色。

  可是,由于农牧业结构单一、经营粗放、农牧业产量低而不稳,长期以来,我地区农牧产业虽有特色,却无产业优势。

  2012年,地委、行署决定实施“产业、品牌、商标”推进战略,着力推动我地区农牧产业发展步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内在品质,增加农牧民收入。

  很快,地区及乃东、隆子分别成立“三推进”领导小组,整合资金8000多万元,确立首批重点打造优质青稞、红土豆和藏鸡为主的禽类养殖三个产业。

  2013年,地区争取项目投资1.3亿元,建设现代农业青稞生产示范基地、高标准农田5.6万亩,落实3.6万亩优质青稞原料生产基地和1万亩红土豆生产基地,以及50万只藏鸡养殖任务;

  完成“藏地圣田”和“加玉”牌糌粑、“昌果”牌红土豆、“雅砻源”牌藏鸡蛋、“玉罗冈吉”牌勒布茶叶等五个产品注册商标名称和图案设计及申报工作;同时,藏地圣田和加玉糌粑及雅砻源等产品建设销售点、销售专柜61处,还依托区内外各种交流活动打响品牌……

  自2013年12月乃东结巴、隆子加玉两个青稞加工基地和天瑞公司红土豆、藏鸡蛋项目投产以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实现了预期——

  两个青稞加工基地收购的青稞原料,使5000余户受益,户均增收1245元;天瑞公司种植、收购、加工的藏鸡、红土豆以及藏鸡蛋,带动6200户农户,户均增收3213元;

  乃东结巴、隆子加玉青稞加工基地和“天瑞农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已安排当地59人就业,人均月工资2000多。

  尝到特色产业发展 “甜头”的山南人,思路越来越活,路子越走越宽广。2014年,错那勒布茶叶、洛扎粉丝、桑日葡萄种植、乃东泽帖尔推进项目热热闹闹开展起来:

  ——勒布已开垦茶田1214.55亩,预计每亩茶田可为群众带来2万多元受益;

  ——桑日葡萄种植项目600亩田间工程完成,培育9.3万株葡萄苗木,预计每户每年约增收1.2万元以上;

  ——洛扎粉丝推进项目将让当地群众每年在粉丝厂增收达147万元;

  ——泽帖尔项目完成了建设地点选址和部分前置手续工作,项目建成后,预计纯利润556万元,可使乃东、贡嘎、桑日等周边县、乡2000户农牧民群众受益。

  依托着特色产业发展,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增强,老百姓的“钱袋子”慢慢鼓起来了。

  朝阳产业——富民新引擎

  谈起扎囊县阿扎乡阿扎村村民旅游协会承包的桑耶寺招待所,当地村民和往来游客无不竖起了大拇指。

  招待所房间干净整洁,环境温馨舒适,价格上还经济实惠,在游客中广受好评。而这,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仅2013年,招待所全年营业额达到98.3万元,扣除各项成本、人工支出后,净利润有71.8万元。依据床位数开展利润分红,23户受益,平均一个床位一年1141元,户均一年分到了31217元。

  可观的经济收入产生了带动效益。从2013年开始,江津村的搬迁户也办起了家庭旅馆,从此,越来越多的家庭旅馆活跃起来,阿扎景区旅游市场一片勃勃生机。

  可仅仅就在两年前,当地的旅游市场并不是这样一幅欣欣向荣的场景——服务设施差、质量不高,服务场所不规范,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拉客抢客争相压价等恶性竞争——当地旅游业一度无序发展。

  阿扎景区旅游服务业的景况,在全地区旅游服务行业中并不是个例。为了改变这种现状,2011年,地区“十大民心工程”之“产业富民工程”中,推动旅游产业升级被纳入其中,规定每年选择景区景点、重要旅游城镇、重要旅游口岸附近的农牧民家庭50户,按照每户补助2万元的标准,实施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家庭开办饭点、旅馆、农家乐等,参与旅游产业经营。

  在示范点建设推动下,阿扎村村民旅游协会招待所第一个吃螃蟹,也第一个尝到了“甜头”。截至目前,全地区兑现补助资金300万元,发展乡村旅游示范点150户,乡村旅游逐步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新兴产业。

  “为了充分发挥资金的效果,促进示范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我们从2014年起改变了扶持的方式。”地区旅游局党组书记巴珠告诉记者,“我们用以奖代补的形式,通过验收,将每个示范点区分为为金星、银星、铜星,分别奖励3万、2万、1万,不搞一刀切、忌撒胡椒面,激励效果很明显。”

一周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精彩图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联系我们  |   山南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14000057号-1 网安联网备案号:54220002000002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藏党宣[2010]250号
中国 西藏 山南市乃东县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92933 邮箱:xzsnw#sina.com(把#号换成@符号) QQ:164766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