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春天的希望
3月16日,一年一度盛大的传统春耕仪式到来。按照藏历传统,我市各地村民身着节日盛装,家家户户端着自家的“切玛”(象征五谷丰登)聚集在田间,互敬青稞酒,开始撒种,祈福一年的丰收。
在桑日县绒乡巴朗村,一大早,300多名村民身着节日的盛装,在肥沃的土地上举行隆重的春耕开犁仪式。现场,大家头戴藏式金花帽、身着氆氇藏装、手捧洁白哈达、背着香甜青稞酒的乡亲们准备参加春耕仪式。6辆用彩缎装扮好的拖拉机整齐地排列在田间地头,等待着开耕“第一犁”。
10时整,春耕开耕仪式开始,煨桑、献哈达、敬青稞酒、唱歌、撒糌粑等传统春耕习俗逐一上演。
巴朗村村民玉珍说,“我家有14亩土地,平时种植青稞、油菜、土豆等。现在粮种、化肥都有补贴,各项惠民政策也很多,特别是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断推进,大家种粮的积极性也很高,去年我家收入达到了20万左右,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巴朗村党委书记次仁顿珠告诉记者,现在巴朗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比重越来越高,农民种田积极性提高,收入也增加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充实。
春耕开耕仪式传承了对丰收的渴望,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绒乡党委宣传委员琼啦说,“今年绒乡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推进,综合机械化种植率达到80%左右,通过统一耕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巴桑卓嘎介绍说,春耕开耕前,我市农资全部准备到位,同时安排60名农口干部下沉基层,全程帮助农牧民群众解决农牧业生产问题,为春耕备耕打下坚实基础。今年全市良种覆盖率达95%,特别是青稞良种覆盖率达到93%。下一步,将在加大良种培育工作的同时提升复壮黑青稞品种。
从3月中旬开始,我市陆续进入青稞种植种高峰期。据了解,随着2022年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力度不断推进、良种覆盖面增大及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青稞产量将创新高。今年,全市农作物计划播种面积48.22万亩(不含复种),其中粮食38.22万亩,全年春播总面积35.05万亩。
即日起,我市各地将陆续进行春耕。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