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3-789293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上投搞
您现在的位置:西藏山南网>新闻>社会民生

曲松县堆随乡:谱写为民解忧“好文章”

2023-05-06 16:28:18  来源:山南报  作者:记者 贾立军 白玛论珠

微信图片_20221122113028_副本_副本.jpg

来到曲松县堆随乡洛村的温室大棚内,村主任次旦旺久正组织群众给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的蔬菜间除草。

图为洛村群众在蔬菜大棚除草_副本.jpg

2013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洛村修建了四座温室蔬菜大棚,解决了群众买菜远、吃菜贵的问题。但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蔬菜大棚各项设施也逐渐陈旧老化。

“如果当时乡里不帮助申请维修资金,这些大棚早就荒废了。”次旦旺久说,“乡里还派来农业技术员指导我们种植青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

图为堆随乡干部(右一)与群众同劳动_副本.jpg

干部有行动,群众有认可。

“蔬菜大棚修好后,蔬菜品种也多了,再也不用去乡里或者县里买菜了。”群众索朗央金说。

百姓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自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开展以来,堆随乡党员干部身体力行走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情、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把“作风建设年”目标要求落实到践行为民宗旨的实际行动中,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增进群众福祉。

堆随乡隆村的水磨糌粑在曲松县远近闻名。但原来的水磨房陈旧破损,加之销路不畅,极大限制了水磨糌粑的生产和销售。

图为堆随乡干部走村入户了解群众困难_副本.jpg

得知这一情况后,堆随乡党委、政府积极奔走争取维修经费进行修缮扩建,同时帮助设计糌粑外包装、寻找销售渠道,隆村水磨糌粑迎来第二春,集体经济壮大了,群众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

“我在村里的水磨房工作,都不用去外地打工挣钱了,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还能照顾到家里。”隆村群众次旦群培说。

隆村党总支书记白玛索朗告诉记者:“水磨房现在一年有17万元左右的收入,还能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致富,真的感谢乡里的帮助。”

图为堆随乡干部正在核对群众信息_副本.jpg

群众心中有杆秤,最清楚谁真心实意对他们好,最明白干部有没有为他们着想。干部的“初心”有多重,群众的“秤砣”就有多重。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堆随乡党委书记洛追热强说:“下一步,我们乡将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持续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身体力行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编辑:巴桑卓玛


一周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精彩图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联系我们  |   山南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14000057号-1 网安联网备案号:54220002000002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藏党宣[2010]250号
中国 西藏 山南市乃东县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92933 邮箱:xzsnw#sina.com(把#号换成@符号) QQ:164766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