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3-789293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上投搞
您现在的位置:西藏山南网>新闻>科教文卫

雅砻河畔的一朵奇葩

2005-09-29 00:00:00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 小拉巴次仁
  山南地区是藏民族的发祥地,是藏民族历史文化的摇篮,素有西藏的江南之美称。这里不仅拥有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位藏王聂赤赞布,第一部经书《邦贡恰恰》,第一块农田靶热行,第一座寺庙桑耶寺等诸多第一,这里的人民能歌善舞,这里曾经出现过美丽善良的姑娘达娃卓玛,我们耳熟能详的《山南果谐》、《尼曲桑布的故事》等都是从这里传遍西藏的大江南北。那么,西藏自治区成立40年来,这里的群众文化艺术方面得到了怎样的保护、继承和发扬呢牽前不久笔者走访了山南地区群众艺术馆。

  山南地区群众艺术馆坐落在雅砻河畔,这里环境幽雅,一进大门映入我们眼前的是雕有“泽当群众艺术馆”醒目字样的办公楼,楼内演员们排练节目的笛声悠悠,歌声频频,真可谓是艺术人才的摇篮。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山南地区群众艺术馆馆长巴桑拉姆,当我们进入她的办公室时,被四壁挂满的奖牌和奖状震住了,这些奖牌中有国家级的,也有自治区级的。通过这些奖牌和奖状我们看到了山南地区群众艺术馆辉煌的过去。

  山南地区群众艺术馆工作的见证人巴桑拉姆馆长得知我们的来意之后,向我们介绍了山南群众艺术馆建馆以来的发展情况,她说:“山南地区群众艺术馆始建于1980 年6月,创建之初只有4、5人,1985 年山南地区群众艺术馆被列为自治区的43项工程之一,开工建设后形成了现在的规模,现在工作人员已发展到55个人,办公条件、设备、人才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山南地区群众艺术馆从创建以来,认真执行“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把面向基层、服务基层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繁荣艺术创作。抢救、搜集、整理了白面具藏戏《扎西雪巴》、《山南民间歌谣》、《尼曲桑布的故事》、《诺桑王子》等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民间文艺作品。同时,创作了大型民族歌剧《琼结·达娃卓玛》、西藏历史民俗服饰歌舞《生命的风采》等大量的节目,这些作品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20多年来,山南地区群众艺术馆举办了20多期民间手工艺、美术、摄影、图片、书法等作品展览,并培训了很多文艺方面的人才,培训过的有些人现在已成为了山南地区一些学校和基层文化艺术方面的骨干。

  20多年来,山南地区群众艺术馆除了在馆内培训基层文艺人员外,还克服各种困难,经常到基层,对基层业余文艺演出队进行整训和辅导。同时,在基层进行了数百次的演出,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占领了基层文化阵地,得到了基层群众的广泛称赞。近年来,这个群艺馆还代表中国西藏对澳大利、新西兰等国进行访问演出,受到了这些国家观众的惊叹和称赞,外国朋友们对演员说:“你们的演出太精彩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丰富的藏文化内涵,非常好。”有很多当地藏胞看了演出后也说:“我们是流着眼泪看完你们的演出,通过你们的演出,使我们体会到西藏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1999 年山南地区群众艺术馆在北京举行的“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展”上表演的民俗服饰歌舞《生命的风采》引起了轰动,在全国引起了反响。

  20多年来,山南地区群众艺术馆搜集、整理、编排创作了《诺桑王子》、《生命的风采》、《琼结·达娃卓玛》、《热巴舞》等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并多次获得了国家各部委、自治区的奖状和奖杯。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雅砻河畔的这支瑰丽的群众艺术奇葩将会更加夺目,更加鲜艳。

文章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 小拉巴次仁

一周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精彩图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联系我们  |   山南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14000057号-1 网安联网备案号:54220002000002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藏党宣[2010]250号
中国 西藏 山南市乃东县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92933 邮箱:xzsnw#sina.com(把#号换成@符号) QQ:164766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