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3-789293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上投搞
您现在的位置:西藏山南网>新闻>山南快讯

隆子“黄改”促农牧民增收

2006-09-04 00:00:00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畜牧业在隆子县农牧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近年来,畜牧业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针对当地黄牛品种退化严重的状况,隆子县历届政府把黄牛改良作为一项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从1975年开始至今,已走过了30多年的"黄改"历程,目前,全县改良黄牛达13308头,占全县黄牛总数的58.7%,饲养改良黄牛已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坚持不懈狠抓"黄改"

  隆子县历届政府班子认为,隆子县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夯实农牧业基础产业,在强农兴牧上做文章,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自1995年以来,该县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向群众介绍改良黄牛知识,不间断地召开农牧民群众大会、乡村干部座谈会,以办黑板报、印发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讲解,让群众了解黄牛改良;县农牧局每年还组织乡村干部、技术人员、农牧民群众进行培训。十几年来,共举办培训班80余期,受训人员达4000余人次,印发资料11500余份;组织人员利用身边的事现身说法,说服教育群众,让农牧民群众支持"黄改"、参与"黄改";并发动乡村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头试点,带头饲养。

  原松巴乡二村过去畜牧业基础十分薄弱,尽管农业连年丰收,但经济仍不活跃。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县里有关部门鼓励该村支书阿旺罗布带头饲养改良黄牛,从1984年到1996年他家累计养殖改良黄牛25头,出售16头,仅1996年,该户养牛收入近万元,其中出售改良黄牛收入就达7500元。看到了实效,农牧民群众有了信心、干劲足了、办法多了,他们自愿为"黄改"出资出力,自1990年以来,农牧民群众自愿出资出劳折合人民币达290万元,修建水渠25条,修筑草场围栏36.4千米,出动拖拉机6315台次,投入人力13254人次。

  强化管理提高效益

  近年来,隆子县确立了把"黄改"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的工作思路,真正把黄牛改良作为一项主导产业来发展。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隆子县建立健全了"黄改"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做到了任务具体,责任明确,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黄改"有效机制;明确了专人负责"黄改"工作。多年来,县农牧局常年固定一名技术干部,专抓"黄改"工作。目前,该县设有"黄改"点14个,全县有"黄改"技术人员30名,建有牛圈600个,微贮窖1200个,中心饲料加工点1个,流动加工点5个,已辐射到全县2镇、9乡、48个行政村,基本达到了户户有改良黄牛,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格局。

  "黄改"30年成效显著

  经过30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隆子县"黄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向各兄弟县(市、区)及个体工商户出售种牛、优良乳牛、肉牛8492头,共创收17829000元;向市场出售酥油36760公斤,创收1098750元。

  此外,"黄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实施,有效带动了人工种草的发展,自1989年以来,该县累计人工种草达18450亩,每年割鲜草2-3次,亩均草产量为1750-2000公斤左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草畜矛盾的问题,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文章来源: 西藏日报

一周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精彩图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联系我们  |   山南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14000057号-1 网安联网备案号:54220002000002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藏党宣[2010]250号
中国 西藏 山南市乃东县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92933 邮箱:xzsnw#sina.com(把#号换成@符号) QQ:164766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