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3-789293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上投搞
您现在的位置:西藏山南网>新闻>山南经济

山南:发展非农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

2006-10-23 00:00:00  来源: 山南报  作者:
  今年,山南地区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工作重心,将发展非农产业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引导、积极组织,实践证明,发展非农产业对促进增收不仅行之有效,而且大有挖掘潜力。

  发展特色块状经济,就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特色块状经济的兴旺发达,是近年来推动我地区一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如姐德秀氆氇、乃东挂毯、洛扎粉丝、琼结玉石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周边农牧民人人有活干、户户能增收,同时也以示范作用吸引了更多的农驽民从事非农产业,增加了农牧民的现金收入。

  发展农村来料加工业,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我地区的农牧民特别是家庭妇女,大多数由于种种原因离不了乡。通过来料加工,把工厂办到农牧民集中的乡镇,既可以借助发达地区资金、技术和销售渠道,有效地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又能实现“离土不离乡”就业,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

  发展壮大农牧民施工队伍,提高劳动力转移载体能力。在农房改造工程中,积极引导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走出一条随着国家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不断改善的新路子。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县乡组建有组织、有技术、有管理的农牧民施工队伍,在保证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在项目投放上,尽可能的交给农牧民承担或分包,鼓励他们参与市场竞争和工程建设。对于以工代赈、扶贫搬迁、乡村公路、人畜饮水等适合农牧民参与建设的工程,原则上交给农牧民施工队伍承建,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实施技能培训工程,增加农牧民就业机会。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而现实是大批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找不到工作与城镇有不少工作岗位找不到熟练技术工人的现象并存。针对此种情况,我地区大力实施农牧民技能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牧民素质,从而提高农牧民就业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今年1至8月份,全地区共培训农牧民16002人次,培训工种包括藏式绘画、藏毯编织、瓦工、泥工、木工等30多个。在实施技能培训工程的过程中,以农牧民就业为目标,着眼于技能的培训和素质的提高。一是大力开展现代农民教育,加快农民由体力型、经验型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特别是对广大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普遍掌握一项以上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对调整农牧业结构、发展城镇产业的适应性。二是大力加强市场经济知识技能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铺路,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对城镇生活的适应性。三是创新培训机制。倡导定单培训、委托培训、上岗培训、证书培训等与就业直接挂钩的培训形式,以求实效。

文章来源: 山南报

一周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精彩图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联系我们  |   山南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14000057号-1 网安联网备案号:54220002000002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藏党宣[2010]250号
中国 西藏 山南市乃东县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92933 邮箱:xzsnw#sina.com(把#号换成@符号) QQ:164766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