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地区建设局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
2006-11-29 00:00:00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 平措扎西
规划先行,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县把村镇规划摆上重要位置,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基础性作用。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规划指导和技术服务,疏堵结合,把村镇规划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同时有效遏制了乱批乱建,涌现出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生态优美、富有特色的新村庄,有效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从农牧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三清三改”工作成效明显
根据山南地区农牧区实际,各县以“三清三改”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三清三改的具体内容是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牞改水、改厨、改厕)通过全面开展“三清”,有效整治农牧区环境。在实施“三清”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三改”,形成一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群落,使新农村建设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扩大。“三清三改”的实际成效使农牧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坚持农牧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牧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调研中发现,各县都能积极维护农牧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言权,在进行村镇规划时,吸收村民代表参与,实现农牧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决策权。同时充分发挥农牧民群众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放手让农牧民自我组织、自主管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务;鼓励农牧民参与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增加农牧民群众现金收入。
建设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努力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区生活质量,促使农牧区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
要紧密结合山南地区农牧区建设现状和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实际,通过村庄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重点解决农牧区无序发展、产业带动力不强、基础设施条件差以及农牧民生产、生活困难等问题。要因地制宜,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积极调动各方面编制力量,统一部署、打捆编制,按照《山南地区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的要求,发挥建设部门行业优势,组织地区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积极投入到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同时,积极引入地区以外的规划设计单位投身村庄规划的编制活动,努力提高地区的村庄规划设计水平。
首先要加强村庄的规划建设审批管理严格规划的审查和报批程序,强化规划的实施与监督,确保村庄各项建设按规划进行。各县建设局和乡镇人民政府要把村庄规划实施作为县、乡政府级监督和效能监察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村庄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按照《建筑法》、《西藏自治区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和《山南地区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文本的要求,加强村庄建设管理,严格按照各项程序进行建设,提高村庄建设质量和水平,确保农牧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要在一些重点镇上多下功夫,重点扶持、重点整治、重点推进,科学确定一批具有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规模优势的重点镇,置于优先发展建设的地位。开展一些创新试点,促进其向高标准的小城镇迈进。通过实施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环境整治、土房改造,加大公共和生产性工程建设力度,改善小城镇整体环境和功能条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较为稳固的基础设施。
第三要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支持力度将编印的以村庄道路、排水、绿化、垃圾处理、容貌美化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内容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标准资料免费发放到村庄,并进行建设指导和业务培训。同时,积极利用和推广适合农牧区建设的新科研成果,推进农村建设新技术、新能源、新设施的应用。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将西藏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政策法规、技术资料、工作方案、民居图集以及示范村镇好的做法和经验等进行广泛持久的宣传推广。
第四要加强理论学习与科学技术研究,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水平结合山南地区实际,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力度。通过研究提升工作水平,提高思想认识,统一行动方案,推进工作创新,同时积极开展针对农牧区的污水处理、垃圾填埋、新型能源、抗震防灾、小康住宅等科学技术研究,并通过试点大力推广。积极探索在农牧区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新模式,引导农牧民群众改变陈旧观念,实现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提升。另外,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自我建设的积极性,鼓励村镇建立基层建设管理专业队伍,促进村镇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组建农牧民施工企业,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好务。
文章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 平措扎西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