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农牧业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2006-12-25 00:00:00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 晓明 冯骥 王杰 李文健
种植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趋于优化,畜牧业生产形势喜人。山南地区今年共完成播种面积45.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39万亩,经济作物9.3万亩,饲草料作物4.3万亩,蔬菜面积2.41 万亩。全地区粮、经、饲播种面积比例达到65:25:10。琼结县下水乡村民夏杰家,今年收割了优质青稞2200多公斤、优质油菜籽1000公斤、优质冬小麦5000多公斤,家庭人均收入达到了4500多元,收入较往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山南地区的牧业生产形势也好于往年。截至目前,全地区共有新生仔畜79.04万头(只、匹),仔畜成活73.9万头(只、匹),成活率达93.5%,较去年同期提高3.71%;牲畜短期育肥出栏20万个绵羊单位,其中绵羊11.36万只,牛2.16万头。
今年以来,山南地区把特色产业开发作为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全地区共落实农业项目14个,总投资5333.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747.5万元。扎囊、乃东两县1500亩优质油菜基地建设项目,桑日县藏药材种植建设项目,奶源基地建设项目,藏鸡养殖项目,养鸭基地建设项目,养蜂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牲畜短期育肥建设项目,大蒜基地建设项目8个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已有3个项目全部完成建设任务,经验收合格,另外5个项目正在实施中。特色产业已成为山南地区经济增长的又一大亮点。乃东县克松村的索朗多吉种植大蒜15亩,实现纯收入5.6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种蒜致富带头人;贡嘎县养殖大户巴桑,2004年以来,在政府的扶持下养鸡2万只,获利6万元。
今年以来,山南地区坚持把乡镇企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扩大农牧民就业、促进农牧民增收上来,把乡镇企业结构调整转移到农畜产品加工上来,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全地区乡镇企业预计实现产值35100万元,同比增长11.6%;多种经营收入达到54864万元,同比增长13.1%。
为提升农牧业科技含量,有效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山南地区大力实施了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以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了科技承包和技术服务及农牧民技能培训等工作。目前,扎囊县科技入户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1.5万亩优质油菜种植和1000户科技入户工作,辐射带动2000农户,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均达90%以上。全地区农牧业科技人员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科技承包和服务工作,种植业科技承包服务面积达40万亩,承包服务牲畜达200万头(只、匹)。同时,全地区还举办了各类培训班311期,培训农牧民群众14886人次。通过非农产业发展以及富余劳动力转移等多项措施,农牧民的增收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仅以劳务输出为例,全地区已完成劳务输出13223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6560万元,同比增长18%。
文章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 晓明 冯骥 王杰 李文健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