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3-789293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上投搞
您现在的位置:西藏山南网>援藏>援藏政策

中央扶持下的三次建设高潮

2008-10-30 00:00:00  来源:西藏自治区政府网  作者:
    

 

    在西藏和平解放50年中,曾经有过三次大的建设高潮,一次是60年代,一次是80年代,一次是90年代,三次建设高潮一次比一次规模大,投入多。三次大的建设高潮都是在中央的扶持下形成的,其规模和影响力已超过了自身的效益,从所幅射出的社会效益看,三次规模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西藏的现代化进程。

    一、西藏奠基工业的大规模兴建

    50年代初,西藏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和平解放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想尽快帮助西藏地方建立起基础工业,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若干举措在当时地方政府的阻挠下搁置起来。尽管如此,西藏地方在变革旧生产关系之前还是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电站、机械修配、制革等企业,只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这些企业不可能大规模发展。民主改革之后,旧的生产关系被新的生产关系替代,西藏具备了大规模建设工业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中央决定向西藏注人大量扶持资金和援助,以尽快结束西藏没有现代工业的落后局面。西藏工业按照周恩来总理“要富裕,就要有工业,一个民族没有工业,不可能富裕起来” 的指示,加强了对工业建设的领导,并作出几个重大的举措。其一、撤销青藏公路交通运输管理局,成立西藏工委工业交通部。原青藏管理局领导和管理的班戈湖硼砂厂、更樟林场、拉萨建筑工程处、土门格拉煤矿以及拉萨电厂、拉萨地毯厂、煤田地质队等企业,划归工业交通部管理。其二、在工业交通部下面设立工业局,统一管理全区工业企业。其三、大力发展为农牧业服务的电力工业及机械加工业,积极发展以硼砂和煤炭为主的采矿业。同时加速发展农具、制革、锯木等工业。这些措施为西藏基础工业注人了活力与生机,一批基础性的中小型工业在西藏应运而生。

    1.机械工业:西藏的机械工业肇始于汽车维修和农机具生产,其后发展到建筑工程机械的维修与桥梁的焊接。从总的看,西藏机械工业还属于中小规模。随着西藏的和平解放,汽车维修便应运而生,随之建筑工程机械、桥梁、隧洞的机械维修、电机维修以及农机具的生产都有发展,至1960年,机械工业方面才涉及到一些复杂机件的制造。1960年3月,拉萨机械修配厂开始筹建,1961年开始担负起西藏地方的机械修理和农业机械配件的制造任务。另外,还生产了其他工农业机械产品,其后、西藏电机厂也在拉萨建成,1970年开始试产小型电机。

    2.轻工业:西藏地方的轻工业是根据特定条件而建设的,和平解放之初,中央人民政府本着轻工产品保障供应西藏的原则,在工业、农牧业基本用品、民族日用品方面优先满足西藏群众消费的需要。民主改革之后,生产力获得解放,根据中央逐步发展轻工业的精神,西藏在内地兄弟省区的支援下,建起了一批小型、中型轻工业企业,主要涉及到木材、食品、造纸、轻纺、塑料、玻璃、皮革等方面。
    3.电力工业:1955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帮助西藏兴建水电站,当时限于条件和环境,只在拉萨北郊原废弃的夺底沟电站基础上修建水电站,装机容量为660千瓦。1958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水电部派技术设计人员赴西藏,在藏汉族职工,部队和民工的奋战下,于1960年建起了装机容量7500千瓦的纳金电站,这标志着西藏地方电力工业规模建设的开始。此后,随着西藏地方农牧业、机械加工、汽车修理、皮革、水泥、建筑工业和邮电通讯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增长很快,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很快在全区形淑一电站的热潮。先后修建了八一、六O六、昌都、拉萨西郊梯级电站和献多、日喀则、塘河、沃卡水电站,1975年将羊八井地热田开发列入重点工程。1976年,拉萨又建成了1.2万千瓦的燃油凝汽式发电厂,并翻了35千伏的高压输电线路,在此期间,农村小水电发展也十分可观。从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农村小水电装机容量为30839千瓦、配电网10千伏,输电距长200公里。至70年代后期,仅有180万人的西藏其电力工业已显示出相当规模。

    ①纳金电站7500千瓦,②八一水电站6100千瓦,③六O六水电站3750千瓦,④昌都水电站3400千瓦,⑤拉萨西郊梯级电站3440千瓦,⑥献多电站2600千瓦,⑦塘河电站6400千瓦,⑧沃卡电站10400千瓦,⑨拉萨燃油汽电厂12000千瓦,⑩农村小水电站330839千瓦。十个电站共装机容量为86429千瓦。

    据此测算,在基础工业较落后的西藏地区人均拥有装机容量已达到48瓦,远远高出当时全国人均装机水平。

    4.采矿业:西藏的采矿业始于50年代,前期工作主要为探矿和采集样品。1955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由燃料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水利部等单位组成的工程勘察队到达拉萨,同年12月,青藏煤田勘测队进藏。这些工程技术人员的任务,主要是在西藏高原寻找一些可供地方经济事业发展的矿产,帮助设计提高采矿生产能力。经过几年时间的勘探和采集,发现了几十种可供开采的矿藏,其中一些矿藏在全国居于首位,如铬、硼砂、锂等矿。当时西藏可供规模性开采的有铬铁、硼砂、黄金和煤田。

    铬铁矿开采业:西藏铬矿主要分布在班戈湖至怒江和雅鲁藏布江两个超基性岩带,其远景储量较为丰富。东风矿处于班戈湖至怒江超基性岩带,海拔4600余米,矿区处在藏北安多地区,条件艰苦异常。1967年,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东风矿开始筹建,由于缺少技术人员和技术设备,管理也难以适应现代化采矿业的需要,虽然中央人民政府投入2000多万元,到1978年底生产能力只有30000多吨。然而由于铬铁在全国范围内奇缺,因此经济效益与同期其他矿业相比还是比较可观。在建立东风矿的同时,还在4800余米的高处建成了红旗矿。虽然在其后予以撤销合并,但探索出了在高海拔地区采矿建工业的经验。

    硼砂采集: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国家有关部委派出人员勘察,认为这种矿唯有大规模开采方能出效益。因而有关部门曾组织开采,矿区主要位于班戈湖和杜佳里湖等地,规模最大时职工曾达到1.2万余人,采矿量多达8万多吨,收入3200多万元。

    5.建材工业:西藏地方的建材工业起始于50年代后期,勃兴于60年代初。和平解放西藏之后,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许多建设西藏地方的措施,包括维修民房、建筑办公楼、职工、干部住宅等,但由于西藏不能生产水泥、钢材及建筑所需的其他轻型材料,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基本上依靠内地运输,这不仅使成本高昂,也限制了工程的工期,因而发展建材工业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民主改革以后,各业都在迅速发展,建材工业应运而生。60年代初,平叛的硝烟尚未散去,中央财政拨专款筹建西藏水泥厂,1962年,西藏第一个水泥厂投产,年产能力6万吨。1971年昌都地区建起了年产能力3.2万吨的水泥厂。在建立水泥厂的同时,一些石板、石材和为建筑业提供产品的木制品加工业也相继诞生。

    6.民族手工业:西藏民族手工业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有地毯、围裙、氆氇、藏被、木碗、藏刀、金银器具等。民主改革之前,由于尚未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国家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给予资金上的扶持,促使其内部革新与发展。50年代初,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建立起拉萨市地毯厂,1954年北京地毯总厂派出织毯技术人员、图案设计员、染线技术人员深入到该厂进行指导,促进了地毯的发展。同一时期,江孜分工委向当地织毯工人发放10多万银元无息贷款,召回了流浪在外的手工业艺人,促进了卡垫工业发展,使生产能力达到年产10000平方米规模。1959年至1965年,全区民族手工业发展到33个行业,从业人员达6670人,总产值由124万元增加到890多万元,年平均递增32%,为工业总类中增长最快的一个门类。

    西藏的第一次建设高潮,主要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进行的,基于对民族地区工业现代化的高度重视,中央在全国百业待兴、百废待举的情况下,特别是60年代初期经济不景气,人民生活困难的艰难之时,拨专款帮助西藏发展基础工业,为其后西藏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43项工程建设

    43项工程建设,是继60年代规模建设之后的一次较为集中的工程建设,其特点是投资集中,规模大,工期短。决定建设这批工程的原因非常明了,就是在中央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加速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改变西藏相对落后的面貌,使西藏人民的生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确立这些大型工程的时间是1984年3月的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认为,修建43项工程,一方面用具体事实说明中央对西藏的关心和支持,另一方面还可以鼓舞和增强加速西藏发展的信心。

    43项工程,总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从项目的前期准备费用、工程土建、安装、内外设备配套到人员培训共投资4.8亿元,使用水泥一及其他建筑物资总重量超过20万吨。其项目的内容和范围包括能源、交通、建材、饮料加工、商业、文教卫生、市政建设、旅游设施等,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为搞好43项工程,中央人民政府决定由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四川、广东等省市,按西藏提出的要求,分两批进行建设。这些省市共动员1.9万多名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参加。各省、市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把建设这些工程视为一种神圣的使命,他们克服了高寒缺氧所带来的困难,不怕苦,不怕累,在工期短、要求高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43项工程建设,体现了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方团结协作的精神,一些事迹是十分令人感动的。据当时的资料反映,各省市接到任务后,迅速成立了以高层负责人为首的援建领导小组,紧急动员,组织施工。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各省市都建立了前后方统一的指挥系统,以保证施工有条不紊,按需供给。其中有些事迹是非常感人的。如:浙江省为解决西藏体育馆56.4米长的屋架角钢,通过报纸电视向省内外求援,全国十几家电台电视台报社免费为他们发求援广告,只用10天时间即落实了货源;天津市承建的拉萨剧院因重新选址,原设计方案被否定,需要更改设计方案,时间紧,任务重,时任市长的李瑞环同志亲自点将,从全市抽调140名设计人员,集中力量,协同作战,不到20天就绘出200多张图纸,解决了施工需要。在工程建设中,各路援建队伍抢时间、争速度,工作一般都在12小时之上,这在高寒缺氧的地区是难以想象的。例如:规模达4万多平方米的拉萨饭店,施工的主体工程仅用了100天,平均每周一层楼,全部工期一年零三个月交付使用。这在交通不便、现代化机械不足的高原地区是难以想象的。为建设43项工程,有的工程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均已载人西藏发展的光辉史册。

    43项工程建设,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的协作精神,体现了中央有关部委对这些大规模工程的高度重视。据资料记载,中央有关部委专门成立了西藏经济工作咨询小组,由9名部级干部组成核心小组,咨询小组涉及到中央人民政府的各个部门。为搞好工程建设,中央人民政府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任务,中央领导人亲自到会部署。当年8月,中央又派出负责人专门到西藏察看工程项目进展情况。为解决工程存在的问题,国家计委、经委、财政部。物资局、冶金部、铁道部、交通部、水电部、国家建材局、民航总局、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后勤部等部门均参与了支持和帮助43项工程的工作,这是工程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从现在看,43项工程不失为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它改变了工程所在地的面貌,鼓舞了西藏各族人民建设的信心;对当地的计划、经济、建筑等各部门和各主业启动很大,也加深了西藏各族各界对对外开放的理解和认识。援建队伍进藏,带动了内地省区的人力、运力、物力和技术进藏,活跃了西藏经济。同时也把严密的组织、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带给了西藏。43项工程,以其先进的施工质量、现代化的设备和现代化的风姿,为西藏增添了现代化的气息,时至今日,矗立在拉萨市内的体育馆、拉萨饭店、拉萨剧院等,还是目前拉萨建筑的亮点。

    三、规模宏大的62项工程

    62项工程建设项目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关心重视西藏的具体体现。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省、区、市,都把中央支援西藏的建设任务当作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领导高度重视、目标任务明确、采取措施得力、组织实施迅速。援藏省、区、市接到援藏任务后,迅速成立了以省长、副省长等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援藏领导小组,并派出强有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援藏建设指挥部。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省。区、市多次派考察组进藏实地考察,有的省、区、市主动增补设计漏项、缺项,及时追加投资;同时,还就项目建成后发挥功能的完整性和软件配置、人员培训、后续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及措施,使建设项目更加完善科学,使其发挥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福西藏人民。

    62项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门类多、分布广、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比重大等特点。其中农牧林水项目13个,能源项目17个,工业项目6个,交通、邮电、民航项目7个,文教、卫生、广播项目12个,市政建设及其他项目10个。工程项目几乎遍及全区所有的县,仅乡级太阳能广播电视接收站一个项目就涉及74个县、493个乡和57个道班、中央决定大部分资金由国家承担,有关部委和兄弟省、区、市承担小部分资金的基本原则,实行全国动员、全力以赴对口支援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为了充分体现“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的精神,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和全国29个省、市、区及6个计划娜市均安排援建项目,根据“发挥优势,保持连续,相对集中”的原则,分别承担不同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在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

    62个大庆工程项目设计投资 23.8亿元。其中: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承担30个项目。安排投资18.02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5.7%;各省、区、市和6个计划单列市承担32个项目,安排投资5.78亿元,占总投资的24.3%。建设项目涉及能源、交通、通讯、工业、农业、牧业、林业、水利、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和市政建设等方面,生产性建设项目占总投资额的73.2%。

    为了保障援建项目顺利进行,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和兄弟省、市派出了150多个工作组进藏,深入高海拔地区和农村牧区、工厂、矿山调查研究,制定了援藏计划、规划。有些省、市和部委还专门召开援藏工作会议,安排建设项目,落实援藏基金,使援藏工作向纵深发展。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及各省市,都按承建项目抽调思想作风好、技术水平高的人员组成建筑施工队。他们在藏族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不怕艰苦,勇往直前,克服了高寒缺氧和技术上的种种困难,为西藏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贡献。199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前夕,40项大庆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其中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布达拉宫广场,国家投资1.1亿元,总面积达24万多平方米,广场现代化设施完备,成为西藏高原向世界开放的窗口、古城拉萨现代化的象征。截止1998年底,62项工程已有60项交付使用,实际投资已达39.82亿元,超过计划投资总额的67.3%,优良工程率达70%。1995年至1998年底,中央有关部委和对口支援的省。市在62项工程之外又落实援助、合作项目668个,资金达8.8亿元,两项合计投资达48.62亿元。这些项目的建成,极大地提高了西藏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强了可持续发展后劲。江苏省无偿援建的拉萨市江苏路,已成为古城拉萨规格最高、设施最全的城市高等级道路。大批援建项目,有力推动和加速了西藏的发展。

    从62个项目全部交付使用的情况看,对于改善西藏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局面,发挥资源优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了重要作用。农牧林水项目完成投资近39.8亿元,这些项目的建成,使西藏1994年至1997年间共增产粮食45万多公斤。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增强了防抗灾能力,保证了部分农田的高产稳产,农牧业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能源项目除沃卡一级水电站以外,16个能源项月已全部建成完成,新增装机容量37400千瓦,若加上满拉水利电站新增装机容量57400千瓦,年可增加发电量2.98亿千瓦。使山南、日喀则、昌都、阿里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缓解,巴青、丁青、米林、措美、芒康、申扎、聂荣等部分县的供电问题得到了解决,为农牧业生产以及农牧产品加工、发展第三产业、开发优势资源等提供了基本的能源保障。工业项目建成投人生产后,新增面粉年加工能力35万斤,菜籽油加工能力300万斤,新增水泥生产能力8万吨,年增产值2500万元;1997年、1998年分别年产黄金620公斤、800公斤,年分别实现利润3130万元、4038万元;年产铬铁矿2万吨,年创产值1600万元。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使全区工业总产值从1994年的7石2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18.3亿元,增长幅度达91.3%,为完成全区国民经济“九五”计划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

    交通、邮电、民航项目的建成,改造、新增黑色路面124.95公里;增加了格拉输油管线首部油库库容量,降低了运输成本;改善了拉萨—日喀则以及沿线的通讯条件,还建成了拉萨与12个县(场)VSAT卫星站,增强了通讯能力。

    文教、卫生、广播电视事业项目的全部建成交付使用,使全区新增招生能力力900人,新增病床400张,结束了西藏无传染病专业医院的历史,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了65%和55%。基本实现乡乡有广播电视接收站,大部分群众能够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促进了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市政建设项目的交付使用,使城镇面貌有了很大改观。较大地改善了部分城镇居民饮水和部分机关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增强了旅游接待能力,尤其是布达拉宫广场的建成,为拉萨乃至全区各族人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集体活动、休闲、娱乐场所。





一周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精彩图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联系我们  |   山南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14000057号-1 网安联网备案号:54220002000002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藏党宣[2010]250号
中国 西藏 山南市乃东县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92933 邮箱:xzsnw#sina.com(把#号换成@符号) QQ:164766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