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3-789293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上投搞
您现在的位置:西藏山南网>政务>理论热点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建设“小而强 富而美”新琼结

2011-12-30 12:02:30  来源:山南网  作者:中共琼结县委书记 王建军

  陈全国书记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资金、项目、人才向县域流动,集中打造一批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辐射半径大、带动能力强的中心县城和经济强县”。认真贯彻落实好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实现“小而强、富而美”新琼结发展目标,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做到“两个立足”。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县域经济运行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西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琼结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走出一条以农牧业为基础、以特色工业和旅游业为重点、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支撑的特色优势发展路子。

  (一)立足西藏的优势。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为加快西藏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特殊的优惠政策,使得西藏发展县域经济具有很多优势。西藏发展县域经济有政策优势。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对西藏的财税扶持、金融支持、投资倾斜、人才援助、对口支援等特殊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含金量高、拉动效应大,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资源优势。西藏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这些资源为西藏发展特色农牧业、能源产业、高原特色食品业、民族手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高原优势。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5000米,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具有发展光伏产业和风能产业的优势。西藏高原的纯天然环境和无污染草原、耕地、水土,为发展高原有机产业、生命产业、健康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独特竞争优势。

  (二)立足琼结的县情。琼结县面积小。1030平方公里的版图面积在山南地区是最小的,总耕地面积仅为2.73万亩;人口总量小。总人口约1.87万;经济总量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由于发展底子薄、基础弱,特别是工业发展滞后,2011年预计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8515万元,财政收入818万元。“三好”是:区位好。县城距泽当镇28公里,距拉萨市181公里,距贡嘎机场121公里;环境好。琼结自然环境好,较为适宜农作物生长,是山南产粮基地县之一。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最为著名的有吐蕃王朝时期的藏王墓群、五世达赖故居、达瓦卓玛出生地等,是山南藏源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基础好。历届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第一要务、平安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放松,全县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干群关系密切,干部作风务实,为琼结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干部基础和环境基础。

  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做到“两个融入”。当前,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到西藏投资建厂。西藏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主动融入祖国内地经济大循环,找准发展定位,主动承接内地产业转移,促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一)主动融入祖国内地经济大循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藏在中央关心、全国援助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建成了以青藏铁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项目,极大地改善了以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公共设施落后的局面,增强了西藏承接内地产业转移的能力。琼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主动融入到祖国内地经济大循环,注重扩大同内地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优势资源有序开发,积极承接内地产业转移,吸引内地企业到西藏投资,促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主动融入泽当经济圈。地委、行署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扩大交流合作、缩小区域差距”的要求,加强与拉萨经济圈的联系与互动,加快山南与拉萨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着力加强“两圈两带”建设。琼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充分发挥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泽当经济圈”,以增加经济总量为核心,围绕产业集聚、资源共享、发展共赢,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page]

  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做到“两个驱动”。投资和消费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当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贯彻中央关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关精神,大力实施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战略,努力形成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协同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局面,实现经济社会平衡较快发展。

  (一)投资驱动。投资驱动需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扩大投资规模。深入研究“十二五”时期中央重点支持西藏实施226个重大项目建设的政策,密切跟踪国家、自治区的投资动向,在能源、水利、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谋划和储备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扎扎实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衔接汇报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自治区的计划盘子,争取国家、自治区更多的投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二是优化投资结构。在努力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注重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引导投资方向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强“三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倾斜,严防出现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现象,努力使投资产生最好效益、发挥最大拉动作用。三是激活民间投资。制定一系列放得更宽、突破性更强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对民间投资的项目、政策、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充分调动各方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民间投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消费驱动。消费驱动需抓住三个重点:一是积极推动消费升级。结合“八到农家”工程,深入落实“家电家具、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提升农牧民消费层次、扩大消费新需求。加快发展餐饮、民族手工业、家政等传统服务型消费,拓展服务行业新领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二是优化消费环境。做好城乡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提高综合服务功能,让农牧民群众能够便利消费。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三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加大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逐步提高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降低群众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疑虑,从而刺激现期消费的不断增长。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做到“两个着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统筹规划,与增加地方财力和农牧民收入相结合,着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农牧民收入,切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

  (一)着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明确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特色旅游产品深加工、特色优势资源深加工的琼结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完善工业园区规划,促进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逐步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服务能力,做到政策向园区倾斜、投入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聚集,吸引更多企业进驻,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把园区建设成为支撑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抓住区内外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用足、用好、用活中央赋予西藏的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将西藏发展县域经济各种优势与内地企业的投资意愿进行有效对接,不断在改善招商环境、打造招商平台、完善招商政策、改进招商办法上狠下功夫,建立起独具特色的项目群、项目库,围绕市场前景好、符合发展趋势的特色产业加快引进资源开发项目,把特色资源变为特色产业。三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发挥自然资源和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工业。确立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围绕产业园区定位,不断壮大优势行业和骨干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发挥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景点景区的保护与开发,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做强做大特色旅游、生态旅游,逐步把特色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二)着力增加农牧民收入。一是努力增加农牧民经营性收入。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为着力点,加快种植业和畜群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琼结“六大种养殖基地和两大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对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培植与扶持力度,发挥专合组织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提高农牧业产加销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努力增加农牧民政策性收入。加大国家和自治区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完善补贴办法,规范资金发放,确保惠农政策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户。三是努力增加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加强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致富带头人和实用人才。加强农牧民劳务输出,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引导农牧民参与项目建设,将工程项目投资总额不低于15%的部分交由农牧民施工队实施,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

一周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精彩图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联系我们  |   山南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14000057号-1 网安联网备案号:54220002000002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藏党宣[2010]250号
中国 西藏 山南市乃东县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92933 邮箱:xzsnw#sina.com(把#号换成@符号) QQ:164766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