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桑日县督查虫草采集管理工作记事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晴
根据行署安排,带队到桑日县督查虫草采挖交易管理工作。到县里,相关单位早已准备了汇报材料,于是决定不听汇报,直奔采挖点。
出县城全是土路,尘土飞扬,颠簸不堪,但沿途溪水透彻,雪山壮观,草地葱绿,牛羊成群,不时有野兔、旱獭等从车前窜过,心思倒不在颠簸之上了。
桑日县虫草产区主要集中在增期乡、白堆乡、桑日镇。每年到采挖期,进山采挖人员都要核发采挖证,收购人员要办理收购证。县里设立了2个卡口、9个采集和交易点。过增期乡进沟即设有一个卡口,有武警和公安值守,没有持有采挖证、收购证的人员一律不予放行。我们在卡口简单了解了人员进山和检查登记情况后,继续前行。
上午11点多,我们到达龙沟交易点。这里全是回族老板驻扎点,我们刚下车,收购虫草的回族老板们立即围上来反映情况,提出诉求,综合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要求和本地藏族收购人员享受同等待遇;二是要求延长进采集点收购时间。交易点离采集点有十多公里路程,每天下午6点放行允许回族老板进采集点收购,8点必须离开。看来在收购这个环节中还是有一些矛盾的。
再往前走十多公里,就到达拉玉沟采集点。这里全是采挖群众驻扎点,也是桑日和加查两县交界处,因此设有两县联合工作组。我们到达时,联合工作组人员都上山巡山去了,藏族群众也上山挖虫草去了。这里手机无信号,只能耐心等待。约一个小时后,加查县工作组人员巡山回来了,我们席地而坐进行了座谈。从这里,我们了解到,跨界采挖、无证采挖引发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采集点夜间维稳压力也特别大。
中餐就在这里解决,一个馒头、一盒牦牛肉干汤。用完餐,又去看了一个采挖点,只见帐篷和摩托车。然后返回龙沟交易点与这里的工作组座谈,在这里了解了很多采挖、交易以及工作组的实际情况、困难以及矛盾。特别是采集点、交易点生活垃圾对环境、水源的污染问题,对牛羊等家畜以及野生动物的伤害问题;虫草产区生态保护问题;采集点、交易点集聚区食品安全问题等等,引起了我们督查组的高度重视。
返回桑日县城,又与县农牧、工商部门负责人交流了情况,并对一天下来掌握的情况进行了疏理,准备形成督查报告报行署。
这次虫草督查过程中,我深有感悟:一是藏区基层交通建设滞后,乡村公里多土路少维护,进入山区很多地方根本无路,车子只能在草地上沿着车辙行走,存在安全隐患;二是驻点工作组条件十分艰苦,缺饮用水,缺食物,但工作人员精神状态好,工作认真负责,值得钦佩;三是此行开了4个座谈会,不是在帐篷里,就是在草地上,没有议程,没有客套,但效率很高,效果很好;四是每到一个点,全是一片帐篷,但放眼望去,总有一面国旗在迎风飘扬,十分招眼,不用问,这里就是驻点工作组的位置,每每在这里见到国旗,我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五是采挖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虫草可持续生长问题,应是当前最紧要的问题。
返回地区,已经快晚上九点了,人也颠簸了一天,快散架了,躺在沙发上就进入了梦乡。梦里看见一张张藏族同胞们紫红的脸庞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今年的虫草又丰收了!
(作者系湖南省第七批援藏干部,山南地区工商局副局长)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