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辉煌50年】贡嘎县民族文化大放异彩
50年来,贡嘎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道路越来越宽,楼房越来越新。“卓舞”“牛皮船舞”作为反映贡嘎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是西藏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贡嘎人民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意识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益增强。
卓舞——穿越千年的鼓声

贡嘎县昌果乡是“卓舞”的发源地之一。这里上至七旬老人下至几岁孩童,只要鼓声一起,就能翩翩起舞给你跳上一段地道的“卓舞”。
“卓舞”在藏语中被称为“腰鼓舞”。“卓”意为吉祥,一般在重大节庆活动中开场、谢幕时表演。 卓舞作为藏族传统舞蹈文化中一门比较特殊的艺术,也是现存世界各民族传统舞蹈文化中最为古老的项目之一,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自治区、地区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发掘下,昔日沉静的偏僻山村再一次敲响了厚重而又欢快的腰鼓声,古老而神秘的“卓舞”重新展现出迷人的魅力。
牛皮船舞——展现力量之美

“牛皮船舞”在西藏同样历史悠久,这是老百姓在利用牛皮船渡江打渔的过程中,创造了一种独具高原特色的舞蹈“牛皮船舞”。据记载,在吐蕃时期,牛皮船便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无论是以此捕鱼为生的渔民还是渡江行船的船夫船客,都需依靠牛皮船。
贡嘎县甲竹林镇陇巴村的牛皮船舞具有100多年的历史,陇巴村是以渔业生产为主的村庄,过去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以往渔民们每年还要向旧西藏地方政府支水上长途货运的差役,主要是运送砖茶、食盐等。从拉萨东部的墨竹工卡宗运到山南桑日宗沃卡,期间共有三百多公里的水路。
货运完后,船夫们将牛皮船背在背上,沿雅江徒步返回陇巴村。在这来回几百公里的路途之中,船夫们常常用优美歌声来消除劳累,用欢快的舞蹈来提振精神。
正是当年勤劳无畏的船夫们,创造了牛皮船舞这个独具高原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每当藏历年初三和望果节等吉祥日子,船夫们就背起牛皮船跳起这充满男人力量之美的牛皮船舞,人们以肩和腰负桨,桨扣船舷,唱着歌跳起舞,合着节拍,咚咚有声,展现了船工们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如今,牛皮船舞,正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西藏艺术宝库中一朵瑰丽的奇葩,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