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江塘村达娃的故事
我和乡亲们一起奔小康!
——贡嘎江塘村达娃的故事

图为达娃(左二)正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我也出生于1965年,与自治区同岁。这50年,我亲眼看到村子里的新变化新发展,也亲身经历了从贫困落后到幸福美好的全过程。”贡嘎县江塘村村委会主任达娃高兴地说。
达娃是土生土长的江塘村人,1965年9月1日出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他失去了到高等院校求学的机会, 但他立志改变农村落后生产力的信念却没变过。1980年,由于有一定文化基础,加之有超常的管理能力,他当选上了民兵队队长,从那以后,他工作的中心、活动的轴心,几乎都围绕着三个字 ——老百姓。
江塘村是一个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村寨,村里没有支柱型的经济产业,群众经济收入少,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面对这样的情况,他想了很多办法,经过大量的考察,根据江塘村现有的资源优势,最终决定以采沙场作为致富的突破口。
2008年5月18日,达娃开始着手采沙场前期筹办工作,起初,由于村里没有充足的劳动力,缺乏经济投入和技术保障,面对高额却没有保障的投入,村民们犹豫了。
达娃也明白乡亲们的顾虑,便一家家说,一户户的跑。同时,他开始对采沙场进行踩点。
终于,在他的软磨硬泡下,头脑灵活的次仁最先动了起来。他和达娃站到了一起,在工作上帮助他、支持他,就这样,江塘村采砂工作开始了。
在达娃的带领下,采沙场于2011年7月投入使用,前几年收入年达80万,由于考虑到采砂厂的运营情况,2014年开始承包了给个人。
“当时,村里的人很不理解我的做法,甚至有人觉得我是在作秀,但我不在意这些,我只希望能通过这个采沙场带领群众致富,在我的字典里,只要群众过得好,啥大事都叫小事”达娃说道。
采沙场办起来了,现在村民再不用出去打工了,达娃筹办的采沙场自从运行之后,村里的收入也逐年增加了,村里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挣钱了,既能照顾老人和小孩,也能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一举多得。
2011年,达娃被村民们推选,成为江塘村党支部副书记;2015年,他被选为村委会主任。
职务虽然变了,可是达娃最初的愿望却没有动摇。“自治区成立5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西藏农牧民给予了特殊的关怀和温暖,我们老百姓也享受到了许多强农惠农政策,生产生活一切都有了保障,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不能少了我们江塘村,我们也要继续加油努力!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