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基层党建工作打造新格局

图为“红色身影”隆子县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帮助农民收割麦子。记者 巴桑旺姆 摄
今年是山南市“撤地设市”之年。山南市以此为契机,优化调整党组织设置,构建了“上下联动、纵横突破、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切实把思想与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区党委和山南市委关于党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强化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意识和主业意识,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让基层党建工作更具体、更深入、更扎实。
党的组织覆盖更广泛
今年,山南市结合“撤地设市”和机构设置改革,先后成立5个党组;撤销市国资委党委,成立国有企业党工委;严格党组织变更程序,经请示报告区党委组织部,先后变更43个党委(党组);结合恢复贡嘎县克西乡政府建制工作,指导成立了贡嘎县克西乡党委和所辖3个村党支部。
截至目前,该市各行业各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达到了全覆盖。各级党组织层层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巩固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一级管一级的党建工作格局,并按隶属关系层层签订《2016年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书》,明确各自抓基层党建工作目标任务,构建责任明确、运转有序、常抓不懈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努力找准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结合点,党建促扶贫、促稳定、促发展作用不断凸显;深入开展党建带团建、带工建、带妇建工作,切实发挥党在群团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同时,村级党组织不断建强,形成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农牧民协会组织、专业合作组织、村级配套组织等为支撑的“一核多元”组织体系。
党建引领作用更巩固
据悉,今年以来,该市各级党组织严格围绕“六项职责”开展工作,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带动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认真履行推动经济发展的责任,乡镇党委、村居党组织充分发挥推动经济发展“领头雁”作用,因地制宜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举措,创办经济实体226个。二是认真履行脱贫攻坚和促进增收的责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以《山南市基层党组织引领带动脱贫攻坚工作办法》为指导,认真落实脱贫增收政治责任。三是认真履行维护稳定的责任,坚持党组织主导、党政军警民协调联动,确保了社会局势和谐稳定。四是认真履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促进了农牧区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五是认真履行服务群众的责任,大力开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实现82个乡镇全覆盖,乡镇干部严格执行干部联村包户制度。六是认真履行教育引导的责任,组织开展党的惠民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法等宣讲6954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1.9万份,组织开展参观新旧对比展室、红色教育基地等1112场次,进一步坚定了农牧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党员旗帜效应更鲜明
山南市严格入党程序,加强党员管理,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党员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上半年该市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787名、发展新党员913名,高学历、有能力、年纪轻、阅历丰的党员占比不断加重。各县(区)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健全了党员学习计划、党员花名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台账、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台账、党费收缴管理使用台账等,开办了“村居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夜校培训工程”、“村居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培训班”。
同时,山南市各级党组织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普遍开展党员公开承诺践诺、领导干部结对认亲、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错那县在抗击麻麻乡“8·17”泥石流灾害中,成立“党员应急突击队”,第一时间奔赴救灾一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据山南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定成介绍,下一步,山南市将坚决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抓好党建责任落实,强化党建工作督导,正视问题、找准症结,着力督促各县(区)委组织部落实好“党建示范点”工程,切实发挥“以点带面”作用,着力推广一批先进典型经验,让全市党建工作上新台阶,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创新。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