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3-789293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上投搞
您现在的位置:西藏山南网>新闻>山南经济

【喜迎十九大 看改革】科学管理合作社促群众增收

2017-10-18 12:39:49  来源:山南网  作者:记者 柯建华 伍小龙

   群众增收的“保护伞”

  ——扎囊县西卡学种植合作社科学化管理纪实

   “自从有了合作社,我们的日子就不一样了!”

   在扎囊县扎其乡西卡学村,村民都这么说。

   2015年来,扎囊县扎其乡西卡学村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建立起了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探索出了以“土地入社、集中管理、转移劳力、共建共享”的做法。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让群众在有了保障的同时实现了群众增收。

   这个小小的合作社,怎么就有那么大的魔力呢?近日,记者来到了西卡学村,对该合作社进行了探究。

   “一个统筹”让村民有了“主心骨”

   西卡学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村委会来进行统筹,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将农民分散的耕地交由合作社示范区集中连片,统一耕种管理,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以及产业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这个统筹,就是在村委会的统一指导下,由合作社来具体推进各项具体工作。而具体操作就需要有威望、群众信任的人出来领头,群众才能信服。

   2015年,合作社正式成立了,但谁来当理事长?成了一个问题。“首先得有威望,还能带领群众致富。”西卡学村第一支部书记扎西拉杰说出了当时的想法。

   今年57岁的格列,是土生土长的西卡学村人,不但是有名的致富能手,还在村“两委”班子工作了25年,在村里有着极高威望,第一时间就被推选为合作社理事长的候选人。

   结果也是一样,格列高票当选为合作社第一任理事长。

   “当时压力还是挺大的,面对一无所有的合作社,怎么样壮大发展?怎么样带领群众致富?”格列说出了当时心中的顾虑。

   没有前车之鉴,那就摸索着干。

   “2015年开始,我们就在西卡学村措旦小组建立了种植农业合作社示范区。”西卡学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格列说。

   种植农业合作社示范区的建立,首先就得把措旦小组的土地实现统一。“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如何让群众自愿把土地交付合作社,成了一件大难事。”格列说。

   挨家挨户做工作,再加上格列在村里的威望,绝大多数村民同意将土地入社,实行统一耕种和管理。

   土地入社后,又一个新的难题摆在格列面前。想要提高效率,那就得实现机械化,可是村里连一台机械都没有。

   “那就买。”格列说。

   买就需要钱,一台十几万的机械对于一个没有集体经济的村子来说,无疑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怎么办?

   “也就只能借。”格列无奈地说。

   东一家西一家,再加上在银行贷了5万元,终于凑齐了购买机械所需钱款。

   从此,西卡学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机械。

   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格列,突然发现村子里除了自己会操作机械外,其他人都不会。

   组织人出去培训,可是时间又来不及了,因为春耕春播的时间到了,耽误了春播这一年就完了,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手把手的教,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一向倔强的格列想出了这样的方法。

   就这样,村委会和群众的支持使合作社实现了正常运转。

   “四个小组”实现科学管理

   要把具体事情做好,就得有一套严密的操作方法。

   2016年,合作社实现正常运转后,格列又把精细化管理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村委会一班人和合作社一商量,决定细化合作社的分工管理。

   最终,在合作社下设立了市场销售、生产经营、农产品加工和转移就业四个小组。

   生产经营组由8名农机高手和善于种植、田间管理的成员组成,主要负责田间管理、种植、收获及机械作业等工作。

   市场销售组由5-7名会经营、善沟通、懂销路的村民组成,主要负责打开市场和拓展销售渠道以及农产品的回收和销售工作。

   农产品加工组主要由懂技术、会操作的7至10名成员组成,负责种植青饲料和各类农作物的深加工工作。

   转移就业组由3至5名成员组成,主要负责登记、统计转移的解放劳动力的人数,通过与政府、企业等联系,帮助合作社转移富余劳动力寻找就业创收机会。

   这样的模式,全面理顺了合作社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形成了强大的生产合力。

   科学管理显成效

   这种“一统筹四小组”的管理模式,带来了显著的效果,开始成为了群众增收的有力武器。

   生产经营是合作社的立社之本。如何在同一片土地上发挥不同的作用,生产经营组以各种大型农机具为基础,对全村土地进行统一平整、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统一分配。

   生产经营组长尼米古桑告诉记者,“实现机械化管理后,我们还在通过在秋收后种植一批新鲜蔬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收入。”

   除此之外,生产经营组还积极探索高附加值经济作物。

   “今年我们试种了150亩燕麦和箭筈豌豆混种以及30亩藏药材试种基地。”尼米古桑说。

   同样取得不错成绩的还有市场销售组。“同样的东西卖出高价这就是成绩。”组长尼玛说。

   2016年,销售组开始在青稞育种上下功夫,变“粮食”为“种子”。

   这样一来,同是地里产出的东西,价格一下由原来的1.8元每斤上升到了3元每斤,价格几乎翻了一倍。

   仅仅是育种这项,合作社2016年收入就有68万元。

   为了进一步扩大合作社效益,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合作社还计划成立山南腾达农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农产品深加工。

   农产品加工组的普布次仁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多油菜籽和青饲料的加工,进一步提高合作社收益。”

   转移就业组负责人桑杰告诉记者,“目前为止,全村共转移剩余劳动力411人,如何让这些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这就是我们组的职责。”

   积极探索就业渠道,支持村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

   就这样,通过外出务工,创办砖厂,创办奶牛养殖合作社,群众实现了就业增收。

   截至2016年底,西卡学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了650.12万元,让这个曾经的贫困村,一时成为了县里少有的富余村,农村居民纯收入也达到了8480.76元。

一周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精彩图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联系我们  |   山南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14000057号-1 网安联网备案号:54220002000002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藏党宣[2010]250号
中国 西藏 山南市乃东县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92933 邮箱:xzsnw#sina.com(把#号换成@符号) QQ:164766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