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山南:雅砻大地党旗飘
雅砻大地党旗飘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党建工作综述
图为琼结县宣传党支部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40年来,学字为先,我市各级各部门持续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让全市2364个基层党组织接受洗礼,4.9万名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里经受锻炼,坚定理想、凝聚力量,补足精神之“钙”。
40年来,干字为要,我市培养了各级各类干部1万余人,建成村级组织标准化活动场所269个,涌现出了仁增、慕育军、卓嘎、央宗等一批党员干部先进典型。
40年来,严字当头,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作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导向,始终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在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使党在山南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执政基础更加夯实。
抓思想,拧紧思想信念“总开关”
思想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思想正则事正。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各级党员干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自觉向党中央看齐,以对党中央的绝对忠诚和对区党委的绝对服从推进山南各项事业,真正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扎根在思想上、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在工作中,全面推进山南各项工作更加稳定发展。
抓好思想政治建设,我市牢牢抓住理论武装这一重点。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开展了“两爱、三有、四讲”、“三个代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教育活动,真正做到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市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素质。
此外,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用理论成果指导实践,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持续学、深入学、反复学,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建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党的十九大报告等内容,深刻领会把握精神实质,把每一点都领会深、领会透,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同时,我市还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稳定、发展、生态三件大事,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江北新区建设等具体工作,做到用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新思想新理念指导推动工作。
抓队伍,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一燕不成春,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0年来,我市始终把坚持“人才强市”战略,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党管干部,突出政治标准,做好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切实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牵引,不断深化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制定出台干部选拔任用流程、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借用干部管理办法等文件,形成了从严治吏的完整工作体系。2007年开启高校毕业生录用方式,依法管理职务晋升、激励保障、考核奖励、新陈代谢、监督制约等制度机制,有效破解了“能进不能出”的难题,机关逐步告别了“铁饭碗”“铁交椅”。
2017年我市公务员总数由2007年的5237人增加到了9783人,各级各类干部由1980年的5522人增加到1.9万余人。
“改革开放初期,我市共配备党政领导干部270名,平均年龄42.9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94人,到2017年底,全市共配备党政领导干部687名、平均年龄45岁,中专及以上学历682人,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到。
此外,我市还不断巩固和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坚持以扩大基层党组织“两个覆盖”为目标,基层党组织数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34个发展到目前的2364个,党员人数由8051名发展至2017年底的49244名。整合新建了基层党委145个、党总支268个、党支部1951个,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国有企业、离退休等领域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投入5.65亿元,建成标准化活动场所269个,解决了大部分村级组织无活动场所问题。
强化党员的先进性作用,探索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新途径,大力实施“扩点覆面”等工程,“边境党建长廊”、“十星模范村”、“能人带动促脱贫”创建等党建品牌,助推了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抓作风,筑牢正风肃纪“堡垒工程”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党员干部只有做到正风肃纪,才能更好的服务人民。
40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作风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
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区党委<实施办法>的实施意见》,使不作为、慢作为和文山会海得到有效整治,扎实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等活动,坚持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组建了市县(区)监察委员会,成立巡察机构,从2011年起,明确规定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不得再新购车辆、不得再新建楼堂馆所、不得再安排出国考察等,市“三公经费”、会议和发文逐年下降。
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认真履行党委主体责任、主要领导第一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每年召开全地区党风廉政会议,不定期召开市委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始终坚持“三个牢固树立”,以没有特殊性的思想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导向,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受贿行贿一起查,发现多少,查处多少。坚决查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让群众在基层反腐败中感受公平正义。
坚持抓早抓小,不断延伸干部管理监督触角,打出了从严治吏的一系列“组合拳”。截至目前,共提醒、函询和诫勉谈话党员干部594人次,抽查核实1042名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按规定严肃处理不如实报告或隐瞒的141人,核查县级领导干部档案687册,完成干部职工因私出国境登记备案26708人,对26名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改革开放40年来,广袤的雅砻大地上,一面面鲜红的党旗迎风招展,一枚枚闪亮的党徽熠熠生辉,在党旗的引领下,在先锋模范党员的带动下,一件件务实举措落地生根,一项项民生工程推进实施,各项工作蹄疾步稳,迈出稳健步伐。
新时代昭示新使命,新使命引领新担当,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市全体党员干部将进一步提振精气、齐心协力迈向新征程。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