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疫精神 践行医者使命
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高度评价他们为抗击疫情作出的重大贡献,勉励他们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英勇无畏、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筑起护佑人民健康的钢铁长城,孕育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在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统筹发展阶段之际,广大医务工作者要牢记总书记嘱托,牢记职责使命,大力弘扬抗疫精神,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医者形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总要求,以公立医院改革和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为契机,转变思想观念,练就过硬本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积极学习抗击疫情中涌现出来的勇于担当、忠诚尽责的英雄事迹,坚定做守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要立足岗位实际,强化使命担当。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加快摘掉西藏缺医少药的“帽子”,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为西藏医务工作者干事创业指明了方向。要结合群众需求,在“大院包小院”健康扶贫、“万民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工作中主动作为,勇于探索,推动解决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和助力健康扶贫贡献力量。要在重大医疗事故、医疗救助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中临危不惧、勇往直前,通过实际行动赢得全社会的赞誉。
要秉承医者仁心,保持优良作风。当前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形势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广大医务人员要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中转变工作作风、增强社会责任感。医务人员是卫生健康事业的主体力量,良好的医德医风,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殷切期待。要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杜绝服务态度“生、冷、硬”,服务用语不规范、不文明,医患沟通不到位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要主动服务、热情服务、诚信服务,营造和谐医患关系,树立医务人员良好形象,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