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制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
林长制是继河湖长制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以“长”字命名的重大制度创新,是林业领域的“国之大者”。近日,记者从我市林草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坚持高位推动、上下联动、完善机制,全面推进林长制各项工作,推动全市严格保护林草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增加国土绿色底蕴,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
图为复兴号穿过加查县安绕镇惹米村。
截至今年7月初,全市共设立自治区级副总林长12名,市级林长46名,县级林长372名,乡(镇)林长992名,村级林长3228名;设立护林员12702名,草监员6332名,责任区7050个,覆盖全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和山头地块。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森林和草原是其中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全面推行林长制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工作,对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市林长制各项工作制度已初步建立。今年4月初,在借鉴湖南、安徽等省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市林草局制定下发《山南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山南市林长令制度》《山南市市级林长会议制度》《山南市林长制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等1个方案、7项制度和1个办法。各县(区)在市级林长制制度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县级林长制配套制度,成立了林长办。
图为绿树环绕的隆子县扎日乡。
坚持高位推动。以推行林长制作为推进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的有效抓手,强化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精心谋划布局,努力推动山南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区前列。在全市林长会议暨森林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上,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全市林长制工作和森林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做安排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全市林长制工作步伐,全力推进森林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发挥“头雁效应”。主动扛起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的主体责任,推动各级林长深入各自责任区,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深入责任区检查等方式,全面开展巡林工作。市林草局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还深入各县区对森林资源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及推进林长制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推进森林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和县、乡、村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建设和责任区划分。截至今年7月初,各级林长共开展巡林5678次,其中自治区级副林长巡林8次,市级副林长巡林43次,县级林长巡林255次,乡级林长巡林741次,村级林长巡林4721次。
强化上下联动。积极与自治区林长制办公室对接,主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市级与各县(区)、各县(区)之间相互沟通,建立山南市林长制工作群和山南市林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工作群,制定下发了《2022年度山南市林长制工作任务清单》。为有效化解森林自然灾害风险,维护广大林权所有者利益,健全和完善山南市森林精细化管理机制体制,中国人保财险山南分公司草拟了《山南市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实施方案》,目前正在征求意见中。
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市林长办制作了市级林长制公示牌,并制作县、乡、村等公示牌样板,供各县(区)参考。截至目前,共设立公示牌35个。通过宣传引导,以“增绿”“用绿”“活绿”为抓手,发动更多群众加入到守护绿水青山的队伍中来,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
建立完善林长制,稳步推进“林长治”。今年以来,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推动林长制全面落地见效,让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区前列。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