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那县“五力”齐发绘就乡村新面貌
今年以来,错那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区市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部署要求,按照抓党建、抓群众、抓干部、抓项目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农牧区村庄净化美化行动,绘就了乡村新面貌。
党建有力促引领。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硬仗,纳入全县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号召全县党员干部踊跃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明确县级干部联乡包村环境督导责任,充分发挥“河长制”“湖长制”作用,实现县级干部督导检查力量覆盖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各个领域。各乡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广泛动员农牧民党员、“双联户”户长等力量,深入开展“我爱我家·党员带头”,“村庄清洁、美化家园”等一系列活动,全面营造了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全县共出动党员领导干部1000余人次,带头组织环境整治行动80余次,清理生活垃圾50余吨。
制度添力促保障。研究制定《错那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试行)》,季度性开展全县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工作,县级评选的优秀乡镇在迎接市级人居环境考核期间顺利评为市级“十佳乡镇”。累计安排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199万元,季度性表彰全县人居环境优秀乡镇、优秀村居。截至目前,累计发放专项奖励资金63.5万元。各乡镇主动作为,切实把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季度性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严格评选“文明家庭”“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下发奖励资金,为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主动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群众给力夯基础。坚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把家庭卫生、村居卫生整治作为改变群众卫生习惯,树立文明新风的主战场,常态化开展群众个人卫生整治行动。按照“3355”“十小进农家”等村规民约要求,房前屋后木柴堆放整齐有序,车辆停放规范合理,绿化区域保护得当,村庄环境从过去的杂乱无章变成了如今美丽宜居的村庄,群众“要我干净”到“我要干净”的意识不断深化,为巩固干净整洁美丽村庄整治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边境新村夯实了群众基础。年初以来,错那县共出动农牧民群众3万余人次,带头组织环境整治行动580余次,清理生活垃圾320余吨。
干部助力促整改。县乡干部充分利用村庄清洁日、周末、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办公区、住宿区周边清洁行动,组织干部住宿区卫生评比,做到以身作则。定期深入群众家庭开展实地检查、考核评比,主动帮助弱势群体开展家庭卫生整治,公布群众家庭卫生“红黑榜”,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与群众同劳动,共同开展“八边”清扫等一系列行动,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项目增力促发展。坚持项目建设提速农村发展,累计投资6.3亿元,实施了56个乡村振兴补短板项目,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改善1550户4691名农牧民群众居住环境。截至目前,共实施人畜分离项目2261座,做到了既不影响群众日常生产,又能促进村居环境整治,村庄面貌实现了质的改善。充分发挥试点引领作用,统筹市县资金共计123万元,因地制宜,全面推进各村居垃圾兑换超市项目,截至目前,累计兑换垃圾15余吨,涉及资金123万元。在各类项目的共同加持下,不断夯实了各村居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编辑:蒋姬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