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日县第二批“希望小屋”建成并投入使用
近年来,共青团桑日县委始终聚焦青少年儿童成长所需所急,以实施“希望小屋”公益项目为抓手,持续关心关爱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统筹协作。团县委始终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保证质量、群众满意的原则,在第一批“希望小屋”公益项目实施的基础上,多次召开会议,拟定工作方案,研究实施计划,优化改造程序,采取县乡村三级党、团组织协同联动的方式,全力助推“希望小屋”项目建设。截至目前,第二批“希望小屋”公益项目25户改造已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投入使用。
图为已改造的“希望小屋”。
全面排查摸底,掌握青少年情况。团县委积极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农牧区分片入户走访,摸清所属区域困难儿童的家庭状况、居住环境等,全面掌握适龄困难儿童底数,确定符合改造条件对象。县乡两级结合走访了解实际情况,累计走访80余户,筛选符合条件困难儿童30余户,有效建立了《桑日县“希望小屋”摸排台账》,最终征求户主改造意愿,研究确定25户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作为桑日县第二批“希望小屋”公益项目改造对象。
筹措建设资金,做好基础保障。为保障“希望小屋”公益项目有序实施,团县委及时与团岳阳市委积极沟通协调,介绍桑日县“希望小屋”公益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实施的重大意义,在团岳阳市委、岳阳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下,争取到资金25万元,用于实施桑日县第二批“希望小屋”项目,切实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把控小屋质量,做到贴心服务。团县委主动与乡镇党委、村(社区)、建设团队积极对接,严格按照房屋原有结构、尊重家长和学生意愿、突出简约实用的工作要求,立足满足中小学生基本学习和生活需求,为每间小屋量身制定改造方案,改造好房顶、墙面、电源等,配备好床、衣柜、书桌、台灯、闹钟、烤火炉等必要家具和学习生活用品,并精心选购一套价值500元励志书籍,确保“希望小屋”建到益处、改到好处。
严格监督管理,做到安心入住。团县委按照“希望小屋”改造方案要求,对小屋装修、物资配备、材料安全等方面严格检查,全程监督,确保小屋投入使用后安全可靠。在“希望小屋”的使用管理、环境卫生及后续工作等方面对小主人作出引导,切实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下一步,团县委将继续扎实推进“希望小屋”建设后续跟进工作,做好后期服务工作,持续向孩子们提供关爱服务,真正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的转变,切实把“希望小屋”做成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有力抓手。
编辑:李红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