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3-789293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上投搞
您现在的位置:西藏山南网>援藏

援藏三省一公司助力山南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综述

2024-08-28 15:32:41  来源:微山南官方  作者:记者 次旦卓嘎

千里送教 共筑教育梦

——援藏三省一公司助力山南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综述

兴建教育设施、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师资队伍……援藏30载,在山南这片土地上,湖北、湖南、安徽三省及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教育援藏结下的硕果随处可见。

教育援藏工作硕果累累

援藏三省一公司充分发挥援藏教育人才“种子”作用,“组团式”援藏创新开展,极大促进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30年来,湖北省选派7批7名教育干部,8批162名教育人才,27批182名高校志愿者先后支援我市8所学校,援助市第一高级中学开设“科研中心”,开办第一个教育“香曲讲坛”;在市东辉中学组建第一支“雅砻舞龙舞狮团队”,不断改善市一高和市东辉中学办学条件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在援藏教师的接续努力下,市一高的高考“上线率”连续3年位居山南第一。市东辉中学西藏高中班录取率和中考成绩屡创新高。

市第三小学、1996年湖南省对口援建,2019年成为湖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受援学校。

从2019年至今,市三小先后完成了校园整体和功能室文化、行政中心和职工之家钢构房、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的建设工作,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专家名师进藏送教,2023年该校“小考”重回市直学校榜首,学校师生为湖南省援藏工作队坚持“援藏先援教”纷纷点赞。截至目前,湖南省已累计派出教师12批234名,投入项目资金3.7亿元,“组团式”教育援藏硕果累累。

图片

图为市二高援藏老师正在上课。

市第二高级中学作为安徽省组团式教育人才对口支援学校,是安徽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结出的硕果之一,也是全市唯一一所自治区级示范高中。

2019年7月,安徽省“组团式”援藏工作队进驻市二高以来,为其输送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教育理念,全力实施智慧校园项目,将市二高打造成西藏自治区智慧校园的标杆、智慧教育的示范。2023年,市二高荣获“自治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称号,高考本科达线率为74.20%。

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各援藏团队的辛勤付出和大力支持。

作为国内农粮行业的“领头羊”,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更是发挥自身产业优势,辐射带动受援地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自2002年对口支援洛扎县,中粮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长期资金支持投入,帮助实施洛扎县中学多功能活动中心建设和扎日乡小学学生宿舍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提升边境县城的教育教学条件。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没想到青稞能做出这么多美味又健康的食品,我长大以后也要学习农业科技,让大家尝到更多我们家乡的农产品。”来自洛扎县中学的学生旦增罗布说。

图片

图为中粮集团举办“少年行 中粮情”帮扶县优秀中小学生夏令营活动。

2023年,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安排专项资金举办“少年行·中粮情”帮扶县优秀中小学生夏令营活动,组织洛扎县等30名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中小学生赴北京参观学习,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农粮食品加工中的现代科技,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增进民族友谊。

一直以来,援藏三省一公司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援藏工作的根与魂,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工作,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用心用情推动援藏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6年9月起,市教育局(体育局)委托武汉西藏中学每年招收40名山南籍理科高一新生到校就读。湖北省教育厅将代培班工作纳入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摆在突出位置,部署360万元支持代培班工作,安排最好的教师,配备最优质的资源,提供最先进的设备,促进代培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图片

图为市二高藏族学生正在唱黄梅戏。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在市二高,藏族学生身穿戏服,用藏语高声齐唱黄梅戏《女驸马》的经典选段,唱腔韵味十足,举手投足动作到位,藏汉文化在交融中绽放多彩魅力。

安徽省“组团式”教育援藏人才大力挖掘皖藏传统文化中符合“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资源,成功探索并组建了全区首个藏语黄梅戏社团。如今,该社团运行及影响力远超预期,以“一出好戏”为媒,促进了皖藏两地人民情感和文化交融。

图片

图为湘遇山南·格桑花开2024年冬令营学生合影。

为进一步促进山南与湖南两地学校共享共学、心心交融,湖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举办“湘遇山南•格桑花开”湘藏青少年2022年夏令营、2024年冬令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湖南省援藏工作队创新平台载体,组织市三小学生赴湖南与当地小学生结对开展“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寻访伟人故里、感受祖国发展、体验湖湘文化。

“我在这里看到了很多在家乡没有的繁华景象,也交到了很多湖南的好朋友,非常开心。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把家乡建设得和湖南一样美丽。”市三小学生强巴旺珍说。

从相识到相知、相牵到相拥、相交到相融,活动中先后有120余名湘藏小学生结成对子,种下了两地孩子友谊的种子,让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盛。

留下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如果说设施环境是彰显一所学校的“硬实力”,那么师资力量就是体现一所学校的“软实力”。

30年间,为提升山南教育“造血能力”,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各援藏团队努力做好“传帮带”示范引领作用,主动融入当地学校,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教研工作,并与当地教育工作者互相交流,共同成长。

湖北省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启动以来,广泛开展“一帮一”“师带徒”等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网上学等方式,组织5批次80余名山南教师到湖北省相关学校进行培训,并常态化开展“鄂藏一家亲”师生三交活动,为山南教研教改、队伍建设贡献援藏力量。

图片

图为市二高援藏老师与本地老师进行教研讨论。

为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市二高启动“结对帮带”工作。其中20名当地教师与20名安徽援藏教师通过师徒结对,受援学校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了起来,为学校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援藏老师们经常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与我们本地老师一起研究教研机制、课题制作等方面的问题。老师们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市二高教师嘎玛说。

对口支援山南以来,湖南省积极发挥援藏教师学科和专业优势,与当地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和学科互助,组织7批83名教育人才组团式赴内地跟岗培训,形成“全领域覆盖、全过程培养、全方位结对”的“三全”教育援藏模式,为受援学校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

从美丽富饶的长江流域,到山高路远的雅鲁藏布江畔,跨越万水千山,各援藏工作队怀揣援藏真心、奉献真情,将两地紧密相连。

30年的漫长岁月里,一届届援藏榜样感召,一代代援藏精神传承,初心不改、情怀不变,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教育沃土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

编辑:李红

一周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精彩图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联系我们  |   山南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14000057号-1 网安联网备案号:54220002000002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藏党宣[2010]250号
中国 西藏 山南市乃东县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92933 邮箱:xzsnw#sina.com(把#号换成@符号) QQ:164766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