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援藏助推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接力奋斗谱新篇 医疗援藏结硕果
——三十年援藏助推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1994年,党中央作出对口支援西藏的重大决策。30年来,湖南、湖北、安徽三省和中粮集团始终牢记“中央所托”、立足“各地所能”、聚焦“山南所需”,派出一批批医务工作者、援藏医疗人才跨越山水、践行初心,以高质量援藏助推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由弱变强 持续投入夯基础
对口支援以来,安徽省先后选派9批次262名医疗人才对口支援市人民医院,先后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新方法”项目690余个,“师带徒”418人。帮助医院稳步推进“五大中心”建设,胸痛中心于2023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再认证;结合地方疾病谱,开设疼痛科门诊、风湿免疫专科门诊等多个专病门诊;根据高原实际,着重加强心脑血管内科建设;不断争创各类质控中心,已成立山南市护理质控中心、山南市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控制中心;探索建立高原病临床医学中心……
图为安徽省援藏医生正在手术中。
在安徽医疗援藏支持下,市人民医院从无等级跃升为全市最大的“三甲”综合医院。目前,医院高级职称职工65人,配备GE1.5T超导核磁共振等多种高端医疗设备,心脑血管内科成功获批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成功申报自治区首家国家泛血管管理中心建设单位和自治区级高原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实现多个零的突破。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山南市人民医院全国排名较上年提升125名。
同样,通过对口支援,市藏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硬件设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也得到极大提升。
对口支援以来,湖南省累计投入近3亿元、开展新项目和新技术超过300项,持续助力“健康山南”建设。其中,“十三五”“十四五”时期每年投入500万元左右支持对口支援的市藏医院发展。支持医院新藏药制剂室建设;帮助医院争取到国家中医特色医院重大项目支持;指导医院开展高难度四类关节置换手术60余台,填补医院在此领域空白;开设援藏专家门诊,促进中(藏)西医学发展;帮助医院在西藏七地市中率先创成“三级甲等”民族医医院并高分通过复审……
在湖南医疗援藏支持下,市藏医院已发展为集藏医医疗、保健、康复、教学、科研、文化、生产销售藏药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甲”民族医院。藏医脾胃科、治未病科、心脑血管科成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妇科已通过国家级优势专科。医院实现与12县(区、市)藏医院远程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
湖北省持续深化“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先后选派400余名骨干医疗专技人才,安排1.19亿元资金支持我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和本土人才培养。投入620万元按照国家标准对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住院部进行全面改造;启动实施“健康梦想·早安计划”山南市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项目;为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配置急救转运设备、建立困难家庭新生儿救助基金……
西藏第一家宫颈癌筛查中心、第一家出生缺陷筛查中心、第一家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第一家5G远程医学服务平台、2018年率先创建自治区首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近年来,市妇幼保健院创下多个“第一”,背后离不开湖北医疗援藏的大力支持。在援藏力量支持下,医院开展新技术40余项,90%填补山南空白,医院收治的1名体重仅1030克的新生儿,刷新了全市极低体重患儿收治记录。
自2002年起中粮集团对口支援洛扎县,20多年间派出8批16人次援藏干部,援助资金2.75亿余元,兴建了180多个援藏项目,涉及边境产业、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其中投资实施的扎日乡、色乡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切实提升了乡镇卫生工作水平。
资源下沉 医疗惠民情谊深
在湖南援藏医疗队帮助下,隆子县9岁男孩次仁加央赴常德一院接受脊柱侧弯矫正手术,弯曲多年的腰背终于挺直;29岁的格桑卓玛跛行20多年后成功接受右侧髋关节置换手术,告别了跛行人生。错那县麻麻乡大骨节病患者旺堆通过鄂皖藏“治疗大骨节病,助力西藏乡村振兴”健康行公益活动进行了手术,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地行走锻炼……
多年来,各援藏医疗队全面推进“健康山南”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积极开展医疗惠民行动,深入我市基层开展各类疾病筛查救治和医疗义诊“五进”活动,为提升各族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将党的关怀送到了边疆老百姓的心坎上。
湖南援藏医疗队积极开展麻风病、包虫病、先心病、唇腭裂等筛查救治。其中,湖南省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免费救治援藏项目由援藏医疗队配合支持筛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省儿童医院轮流派专家开展筛查确诊、免费手术救治工作,12年来共筛查我市数千名儿童,其中84名先心病患儿、97人次入湘成功救治。
图为湖北省“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在为老人检测血糖情况。
湖北援藏医疗队持续在我市开展大骨节病救治、先心病救治、产前基因检测、“两癌”筛查四项公益活动。组织6批骨科专家为我市111名大骨节病患者手术治疗,实现存量患者“应治尽治、愿治尽治”;累计救治128名先心病儿童;在我市实现出生缺陷基因检测项目全覆盖;免费为我市6.8万名妇女进行“两癌”筛查。“白内障光明行三年行动”免费帮助89名患白内障的藏族同胞重见光明。启动鄂藏远程医疗系统,我市5个县(区)群众不出县城就能享受到湖北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安徽援藏医疗队积极推进市人民医院与各县(区、市)建立紧密型医联体,选派“万民医师” “高海拔对口帮扶边远乡镇卫生院”人员,赴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院感知识培训、风险排查,推动基层医疗水平提升。持续开展先心病患儿免费手术救治项目,累计筛查1582名儿童,救治患儿35名。积极开展高危因素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活动及“大骨节病”筛查工作,基本实现高危心血管疾病就近治疗。
从有到优 培养人才结硕果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人才是核心要素。怎么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医疗人才队伍,是医疗援藏工作的重点。
湖南援藏医疗队开展“湘藏卫生讲坛”100余期,全面做好近40名医疗队员的“师带徒”工作。选派藏医院医务人员赴对口支援医院学习进修60人次,积极开展教学讲座、教学查房和各类技能培训。挑选医院骨干人员启动藏医院科研计划,指导市藏医院成功申报自治区级、市级、湖南省科技项目等科研课题17项,取得明显突破。先后选派22名隆子县乡村医生赴常德、武汉等地学习。
图为湖南省援藏医生谭涛在进行治疗。王志伟 摄
湖北援藏医疗队协助山南广播电视台制作《大家聊健康》栏目;依托湖北省“十四五”卫生人才援藏项目,举办首期山南市卫生健康管理人员培训班,来自市妇幼保健院、“一区四县”的28名卫生管理人员前往荆州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考察交流;长江大学附属各医疗机构的40余名医疗卫生专家进藏开展为期3个月的带教工作;长江大学与市妇幼保健院共建高原疾病分子诊断研究中心,为填补全区产前诊断机构空白,提升我市高原疾病诊疗水平、开展高原妇幼疾病发病机制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安徽援藏医疗队积极助推市人民医院深化绩效改革,开展绩效考核信息化管理评估,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以“师带徒”“送出去”等形式,大力培养重症、伤口造口、静疗、新生儿、急诊护理等护理专科人才;着重培养学科带头人,先后派出4名高级职称医生赴北京、上海、安徽、湖南等地开展为期1年的学习深造,输送培养对象前往安徽省级医院专科进修56人次,举办雅砻医学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7次,指导本地医疗人才掌握空白、先进技术100余项;选派65名医务人员赴安徽进修,开展管理人员培训30余人次;不断提高科研能力水平,截至目前,与安徽省合作课题2项,申报自治区级自然基金课题19项、立项12项,山南市级课题4项,申报数及立项成功率创历史新高。
“援藏医疗队来了后,给科室带来了巨大变化。以前我们只会看结膜炎、角膜炎之类的小病,现在各种手术都会做了。”市人民医院医生索朗央宗感慨良多。
30年来由“输血”变“造血”、从“扶智”到“扶志”,一批批医疗援藏干部人才情系高原、倾力奉献,以热忱之心做好“传、帮、带”,助力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力守护山南人民生命健康。
编辑:李红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