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精神 抓落实 谋新篇】聚焦建设美丽中国,我市党员干部这样说……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南
——我市党员干部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连日来,我市各界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真抓实干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推进美丽山南建设,加快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奋力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走前列作示范。
随处就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抬头就能看见蓝天白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序推进各级环保督察整改,持续优化环境准入服务,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邢运江表示,市生态环境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美丽中国、美丽山南建设目标,积极探索山南市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新思路,联动各级各部门加快推进各项重点指标、重点项目和重点规划落实落地。持续推进中央和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序推进整改任务,力争实现第二轮中央及自治区环保督察转办的信访举报案件清零目标。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力争年度全市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99%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继续保持安全稳定。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全面提升监测能力。
全会提出,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市林草局聚力创建生态文明高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以拉萨南北山(山南段)绿化暨雅江两岸造林绿化工程为重点,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防沙治沙、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天然林保护等工程项目,强化林草湿资源监管,不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完成拉萨南北山山体造林3.07万亩,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带动农牧民群众42万人次参与建设增收1.5亿元。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植树造林12.7万亩,种草81.2万亩,防沙治沙2.55万亩,有效治理沙漠化。
市林草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侯宝萍表示,下一步,市林草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改革中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统筹做好降碳、治污、增绿和减沙等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拉萨南北山绿化暨雅江两岸造林绿化工程和各类林草项目建设,加强林草规划和人工林本地资源调查及管护,推进林草碳汇交易试点工作,强化林草湿资源监管和野生动物保护,打击涉林涉草违法违规行为,为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南贡献林草力量。
《决定》指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直以来,市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切实履行好“两统一”职责,划定耕地保护目标94.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70.9万亩、生态保护红线6432.05万亩,高水平编制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先后投入31.03亿元开展雅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投入5892.27万元开展青藏高原西南缘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有效提高了项目区的林草覆盖率、水土保持效益和固碳释氧效益,促进了全市生态环境的全面恢复。
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朋威表示,将坚持以改革精神加强耕地保护,大力推进山南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宜居宜业和美村庄规划编制,丰富完善高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着力打造沿喜马拉雅北麓生态廊道和雅江中游“百里生态走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行净地出让、交地即交证,持续推动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更好地服务山南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编辑:巴果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