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3-789293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上投搞
您现在的位置:西藏山南网>新闻>社会民生

雅江两岸造林人

2024-04-27 16:26:06  来源:山南报  作者:记者 李亚杰

图片

每年三月,缕缕春风吹遍枯黄,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沿岸顽强生长的柳树、北京杨、银白杨、刺槐、油松、樟子松等植物正一点一点恢复嫩绿。不久后,这里将成为绵延不断的“绿色长城”。

图片

图为尼玛次仁展示雅江防护林对比照片。李亚杰 摄

“过去,扎囊县扎其乡德吉新村一带公路两旁全是沙丘,风一吹,路过的车辆经常陷进沙里无法行驶。”

“拉萨贡嘎机场每年大约2个月受风沙侵扰,航班无法正常起降。”

“桑耶镇的老百姓说,下午一刮风,屋子内的木碗里全是沙子。”

……

谈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雅鲁藏布江中游沿岸,山南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尼玛次仁不禁感慨。

图片

图为雅江防护林一段。洛桑贡布 摄

雅鲁藏布江流入山南境内,河谷变宽,水流变缓,冬春季节,河道裸露,大风一起,黄沙漫天。

彼时的雅江中游河畔是一片土地沙化严重、风沙肆虐的荒芜之地。据原山南地区林业局局长李纯禄回忆:离江较近的农田风蚀严重,有的地块一年要重播两三次。附近草场沙化严重。有时沙尘暴卷起的扬沙达数十米甚至数百米之高,遮天蔽日,天昏地暗。

“举目远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这句谚语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山南开始建设雅江防护林。勤劳又不服输的山南人开始向“在‘造林禁区’种树”这一难题发起挑战。

图片

图为尼玛次仁(左一)查看树苗生长情况。(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李纯禄等第一批造林人从枯水期洪水期水位线、沙丘移动规律、大风天数、水温变化等实地调研论证和寻找耐涝树种,到80亩小面积试种,从“泽当万亩林基地建设”到“泽当防护林基地建设”,再到“雅江防护林体系建设”,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做了大量开创性基础工作。

1992年,尼玛次仁从波密县林业局调到原山南地区林业管理站。他开始追随前辈们继续攻克这一难题,从此开启了30多年和干部群众一起斗风沙寒暑、战洪涝干旱的植绿护林路。

初到林管站,从机关工作人员到基层技术员,并没有让尼玛次仁产生心理落差。尼玛次仁有耐心、善于观察又爱学习,很快适应了新角色。他沉下心来跟随林业专家和老技术员认真学习土地改良、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扦插育苗、嫁接育苗等各类技术知识。

乡土树种银白杨喜光耐寒,木材材质好,是固堤护岸、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但培育困难、不易生根。

“能不能将银白杨嫁接在易生根的北京杨身上?”为了将想法变为现实,尼玛次仁和同事说干就干,经过近三年的育苗、无数次的失败,最终试验成功,从而提高了乡土优良品种在植树造林中的比例。

回忆起这段青葱岁月,尼玛次仁说,感谢这段沉淀和积累的时光,为他今后的营林绿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让他今后的路走得更踏实、更自信、更沉稳。

1996年,尼玛次仁从林管站调到营林科(即现在的“生态保护修复科”)。从打井、修渠、筑围栏,到选种育苗、挖坑浇水……他事必躬亲,始终站在最艰苦的造林一线,在实践中边干边学,边学边干。

虽然已经有了前辈的成功经验,但在雅江两岸植树造林难度依旧很大。

图片

图为尼玛次仁给基层群众和护林员讲解育苗知识。(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每年三四月是造林黄金期,也是林业单位最为忙碌的时候。尼玛次仁和同事要提前准备苗木、划分造林地、对团队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到开始造林,他和同事们全体上阵、分工负责,造林的同时要对地直单位干部职工和当地群众的造林成果进行质量把关和技术指导。

“大家种树的热情很高,有些同志带病仍在坚持种树。”尼玛次仁说,“除了扛着树苗走很长的路,有时候我们还要乘坐羊皮筏到江心的沙滩上种树。”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定期浇水,这些刚种下的树苗才能成活。在水利灌溉方式上,过去单纯依靠自然降雨自流灌溉和粗放式人工灌溉,逐步发展为大口井、机井提灌和水车及流动提灌相结合。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靠人工挖井。2到3米宽、40到50米深的‘大口井’全靠人力挖掘。”尼玛次仁用手比划着。

一顶遮阳帽、身着冲锋衣,尼玛次仁走在田间地头、荒滩山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谈起工作的辛苦,他说:“年轻的时候,整日跟土地打交道,每天都是一身沙、一身泥、一身土,觉得工作累得很。后来,学习各种育苗造林知识,又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树苗成活,真是开心啊,慢慢地对这份工作也产生了感情。”

在下乡调研和驻村期间,尼玛次仁总是鼓励群众在房前屋后多种树,还给大家提供经济苗木。看着群众开心地吃着自家种的苹果、水蜜桃等新鲜水果,尼玛次仁的脸上也浮出了笑容。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已经成为山南人的历史接力,植绿、护绿、爱绿已经成为山南人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尼玛次仁的故事正是雅江造林人的缩影,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图片

图为植树造林现场。次仁罗布 摄

从开启西藏大规模工程造林先河,创造“丁字坝”等营林技术的李纯禄等前辈,到30年来跑基层、下县区,走在林业管护第一线的尼玛次仁,从成立个体苗圃基地带动群众绿化家园的“树爸爸”边久,再到达瓦坚参和达瓦欧珠这对护林“父子兵”……自西藏民主改革以来,一批批山南人数十年如一日,以苦干实干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誓让大地换新颜,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经过多年努力,山南市已成功构筑雅江中游河谷贡嘎至桑日段长160公里、均宽1.8公里、面积约50万亩的“绿色长城”,这片雅江防护林已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进沙退”的局面正逐步形成。

新时代,山南市贯彻区党委“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战略部署,出台《山南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0-2025年)》,市第二次党代会把“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在全区前列”作为“六个走在全区前列”重要任务之一进行部署;出台《砂石料开采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印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打造全区首个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图片

图为绿意盎然的雅江防护林。洛桑贡布 摄

仅过去5年,山南市就累计实施植树造林50.53万亩,封山育林21.12万亩,森林抚育32.92万亩;实施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项目15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1平方千米,完成防沙治沙76.8万亩。

这是山南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生动实践,也是山南人民自西藏民主改革以来艰苦奋斗、植绿护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生动实践。

“看着这些种活的树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尼玛次仁深情地说,“种树就是孕育生命啊,空念经不如多种树。”

千百年来,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哺育了雅砻儿女;如今,雅砻儿女正用绿满江岸回馈哺育之恩。在这片土地上,处处上演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面。

编辑:蒋姬

一周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精彩图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联系我们  |   山南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14000057号-1 网安联网备案号:54220002000002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藏党宣[2010]250号
中国 西藏 山南市乃东县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92933 邮箱:xzsnw#sina.com(把#号换成@符号) QQ:164766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