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松县奏响向质量发展“奋进曲”
招引链动产业潮 绿能点亮新征程——曲松县奏响向质量发展“奋进曲”
从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的9785万元初露锋芒,到2024年12.5亿元的项目集群落地;从藏香合作社嬗变为现代企业的藏香公司,再到年产值620万元的藏药材深加工企业藏铭康,以及一年内拔地而起的贡堆华电光储电站……曲松县,这座平均海拔4200米的县城,以产业链思维优化布局,以清洁能源释放发展潜力,以营商环境厚植兴业沃土,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旗帜下,书写着经济爆发式增长的崭新篇章。
引凤还巢强链条 小藏香转动大产业
曲松经济发展的密码,深藏在产业链的精心布局中。近年来,曲松县以乡情为纽带,以政策为磁石,吸引大批在外打拼的曲松籍企业家返乡创业。西藏慈成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其美次仁的归乡路便是缩影。2013年,时年26岁的他放弃堆龙德庆区的成熟生意,毅然回到家乡曲松镇贡麦村,带领6位村民创办藏香合作社,开启了第二次创业之路。
在曲松县委、县政府一系列精准招商政策扶持下,合作社成功转型为现代企业。如今的西藏慈成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机器轰鸣,20余种藏香产品行销全国,远至尼泊尔,去年产值突破700万元,不仅为16名员工提供平均4000元的月薪,更吸引了3名大学生扎根高原。
其美次仁的“不离不弃”,源于曲松产业生态的坚实支撑。创立“藏铭康”品牌的西藏山南德诺农林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是藏香产业的坚实后盾。公司董事长洛桑金巴,这位学成归乡的藏医专业人才,在2013年创业之初,便获得政府410万元帮扶资金,成功种植冬葵、芫荽等16种高原药材,并延伸至化妆品深加工领域,2024年,实现产值620万元。
两家企业彼此成就,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闭环。从返乡创业的星星之火,到产业链协同的燎原之势,曲松县以“建链、强链”思维精准招商,让企业壮大与村民增收(土地租赁、就业工资)形成共振,为高原特色产业崛起奠定了坚实根基。如今,藏香公司正积极研发香饼、车内香珠等新品,持续拓展市场版图。
阳光变现新动能 绿电点亮高原未来
2023年,当华电集团在山南寻觅光伏热土的消息传来,曲松县闻风而动、主动对接,独特的招商政策吸引华电团队踏上曲松镇贡堆村4700米的高原进行光资源勘测。“这里是西藏五大光源之一!”项目副经理夏超的惊叹源于详实数据:年均利用小时数高达1900小时,年发电量预计3.6亿千瓦时,收益可达亿元。
“8.1亿的项目,从成立到投产竟不到一年!” 夏超说。土地租赁、项目备案、材料报批……这些常令企业头疼的“麻烦事”,在曲松县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助办理下变得畅通无阻。高效的“绿色通道”,让项目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落地生根。
如今,在贡堆村广袤的荒原上,一排排深蓝色光伏板汇聚成一片镶嵌在大地上的“蓝色海洋”。这片绵延起伏的光伏矩阵,将丰沛的阳光转化为清洁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千家万户,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生态效益显著提升的同时,光伏项目还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项目运营以来,累计带动当地群众就业超1000人次,帮助村民实现增收320余万元,让村民在家门口捧起了“阳光饭碗”。如今在袅袅藏香之外,新增了一张闪耀的“绿色名片”,光伏矩阵已然成为曲松县经济版图上极具代表性的新地标。
服务护航“暖实力” 营商沃土滋养万木
从藏香、藏药材的精耕细作,到光伏产业的快速崛起,曲松经济发展的深层密码,在于将“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融入血脉,转化为企业可感可知的“暖实力”。
曲松县秉持“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初心,围绕产业指导、资金需求、要素保障打出组合拳,全方位护航项目“投产达效”。2024年,加娃光伏续建、堆随风储一体化、城区清洁供暖、智慧农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总投资额高达29026万元,构成经济跃升的强劲引擎。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前介入、联审联批,最大限度简化流程;项目审批代理服务、建设即时服务、投产跟踪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护航机制,力促项目“快落地、早开工、早见效”。同时,精准出台加强重点企业服务、培育龙头企业、人才引进、房租减免、消费拉动等12条“干货”措施,为企业减负松绑、输血赋能。
“要让落户企业感受到曲松的温情与活力,既有主动靠前的服务,又有科学有效的引导协调。”曲松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东林道出服务精髓。藏香公司开发新品拓展市场,藏铭康深耕药材附加值,华电项目创造“曲松速度”,都是对这片营商沃土最有力的回响。
从传统藏香产业的涅槃升级,到光伏矩阵的荒原崛起,曲松县以产业链思维构筑高原特色经济根基,以绿色能源激活发展新引擎,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营商服务淬炼发展“暖实力”,在“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中,持续激发高原县域发展新动能,在山南乃至西藏的高质量发展路上,镌刻属于新时代的高原奋进坐标。
编辑:巴果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