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3-789293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上投搞
您现在的位置:西藏山南网>雅砻时评>雅砻时评

“两路”精神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基础作用研究

2025-08-31 09:55:56  来源:山南报  作者:

“两路”精神,是在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核心内涵包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这种精神是新中国各族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拼搏奋斗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了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幸福而共同创造出来的。“两路”精神,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基础作用和重要意义。

一、“两路”精神开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新纪元,推动了西藏的繁荣发展

“两路”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为西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在精神层面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和深化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1.“两路”精神为西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西藏地方自古以来与祖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每次西藏地方有外国入侵者,历代中央政府极力派兵驱逐入侵者,但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时常会出现众多阻碍和困难,特别是军队补给跟不上,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就几次廓尔喀战争来说,1788年、1791年、1856年,入侵者先后以食盐掺土、银币兑换等各种借口入侵西藏,前两次,中央政府派兵驱逐入侵者,虽然第二次战争福康安带领的清军打赢了“廓尔喀战役”,但中央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每次祖国边疆西藏发生重大事情时,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中央不能及时参与和处理,甚至出现西藏地方政府不及时汇报中央的情况。如,五世达赖圆寂后出现十几年的匿丧。同样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当祖国面临危难时,西藏也不能及时参与和支持。如,抗日战争期间,西藏人民支持抗战,也要经历艰难险阻。“邦达昌自备骡马2000余头,驮运费相当高,其中要翻越雀儿山、二郎山等大山,千里迢迢、忍饥受饿、途中常遇盗匪侵扰,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前后支援抗战物资达1.5亿美元。”正是川藏、青藏“两路”的建设,结束了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联络需要几个月的历史,开辟了畅通无阻的历史新纪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

2.“两路”精神体现了新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风貌。在5年艰苦卓绝的筑路岁月里,11万各族军民挖填土石3000多万立方米,筑桥400多座,创造了世界筑路史上的壮举。但这背后,是3000多名勇士把自己的身躯化作了筑路的基石。在川藏、青藏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各族工程建设者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结束了新中国成立前,整个西藏除拉萨城内布达拉宫到罗布林卡一条不到1公里的土路外,没有一条现代意义的公路的历史,共同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也展现了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

二、“两路”精神促使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入新阶段,增强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归属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祖国统一,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努力开创的,不同的历史阶段,祖国各族人民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统一的疆域,共同的历史文化,共同的精神追求。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解放全中国之后,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道路,极大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的共性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两路”的建设,极大促进了祖国各族人民与西藏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重要作用。从建设“两路”开始,参与筑路的工程队伍中,不仅有来自祖国各地的不同民族的军人如天宝(藏族)、杨东升(藏族)、马扎布(蒙古族)等技术员、业务员,还有积极参与修路队伍的西藏各族人民。在筑路的5年历史里,军民共同努力,相互支持,相互关怀,彼此之间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亲如一家。正如《洗衣歌》里所唱“是谁帮咱们修公路?是谁帮咱们架桥梁?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军民本是一家人,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两路”建设过程中修路队伍里祖国各族儿女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亲密关系。

“两路”不仅为西藏输送了众多急需物品,也输送了众多建设新西藏必备人才,还有他们带来的文化和技术。从解放前上层人士和商队的零散接触到“两路”通车后70多年里,祖国各族儿女的密切相处,西藏各族人民深深体会到与祖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上有众多共性,特别是文化上,如天文地理和藏医药等与祖国众多民族有密切联系。从思想理念到意识形态领域,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特别是吃穿住行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走向现代化发展方向。从而让西藏各族人民对祖国的归属感更加强烈。

三、“两路”精神为民族团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凝聚力

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川藏、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的伟大实践中,铸就了“两路”精神。民族团结是“两路”精神的灵魂,也是体现参与“两路”建设的祖国各族儿女的精神力量的具体体现。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才能抵御外部环境的高寒缺氧,高山峡谷、激流险滩,地震滑坡、泥石流、冻土砳石、雪崩等恶劣环境,也能克服语言、习俗、信仰的不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路”建设队伍,充分发扬了“入藏解放军遵守上列各项政策,买卖公平,不妄取人民一针一线”的重要指示,平等、尊重、团结,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毛主席派先遣部队调研,“政策研究室,经过短短两个多月艰苦的调研工作,先后编写出《西藏社会各阶层对我进军态度之分析》《对西藏各种政策的初步意见》《进军西藏应注意和准备事项》以及《进军守则》等材料,还翻译了许多藏文宣传资料,编写部队藏语文课本等。这些材料上报下发,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制定方针政策,为部队进行政策教育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使众多西藏各族人民也踊跃加入了修路队伍中,使得修路队伍更好宣传党的政策,也便于了解当地情况和学习藏语言,更好在民族地区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

“两路”的建设既是为了巩固西南边疆、维护祖国统一,也是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两路”的通车是筑路部队和各族民众共同奋斗的成果。70多年来,以公路为起点,西藏驻军还参与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965年西藏正式通航;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第一座电站、第一家现代化医院……一代代官兵扎根高原,用200多个“第一”“军民一家、民族团结”体现了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军民鱼水深情和各族一家、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两路”是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两路”精神不仅体现在建设过程中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更在于它对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推动作用。

四、“两路”精神把认同感上升到新的高度,增强了“五个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华民族的利益就是各个民族的利益,只有中华民族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各民族的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两路”精神成功引领的关键在于,其出发点是为了解放西藏各族人民,是解放全中国的重要任务之一,完成这个任务就初步完成了祖国统一,也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工作。因此,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最主要的是修路沿途得到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两路”修建的主要任务是边修路边解放,修路队伍以身作则,军民一家、民族团结。进藏以后,筑路队严格执行“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宁愿饿晕也不随便吃百姓的粮食。同时,筑路队还是宣传队、播种机,把党的宗旨、路线、政策宣传到群众当中,又被这些群众传播到更广阔的领域,从而使广大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人民解放军有了新的认识。格达活佛,草原英雄阿布等群众积极主动参与解放西藏事业,就是很好的例证。

“两路”通车后的70多年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西藏民主改革,建设新西藏,推动西藏的改革开放,建设新时代的美丽富饶繁荣的西藏。党各个时期治藏方略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两路”建设和通车所打下的坚实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西藏各族人民才能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总之,“两路”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继续弘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山南市委党校 索朗措姆)

     编辑:刘亚娟

一周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精彩图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联系我们  |   山南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14000057号-1 网安联网备案号:54220002000002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藏党宣[2010]250号
中国 西藏 山南市乃东县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92933 邮箱:xzsnw#sina.com(把#号换成@符号) QQ:164766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