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3-789293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上投搞
您现在的位置:西藏山南网>雅砻时评>雅砻时评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辉煌征程与未来展望

2025-08-31 19:58:37  来源:山南报  作者:

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栉风沐雨,60年砥砺前行,在历史的长河中,这 60年是西藏发展进程中波澜壮阔的篇章。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实现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深入探究60年发展脉络,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总结,更是为西藏未来发展汲取经验、凝聚力量。

一、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的辉煌成就

1.政治建设成就斐然。自西藏自治区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截至目前,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批准地方性法规和作出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530余件,其中现行有效的340余件 。这些法规紧密结合西藏实际,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有力保障了西藏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西藏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目前,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区干部总数的70%以上,他们在西藏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确保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西藏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同时,西藏不断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全区5400多个村(居)实现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全覆盖,村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广泛参与基层事务管理,基层民主活力竞相迸发。

2.经济发展实现腾飞。60年来,西藏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1965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为3.27亿元,到2024年,这一数字增长至2300多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约200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西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0多亿元,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公路通车里程从1965年的1.5万公里增加到2024年的12.3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00多公里。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拉日铁路、拉林铁路相继开通运营,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300多公里。航空运输方面,西藏已建成7个民用机场,开通国内外航线140余条,通航城市66个 ,基本形成了以拉萨贡嘎机场为枢纽,辐射国内外的航线网络。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传统农牧业加快向现代化转型,特色农牧业蓬勃发展。2024年,西藏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青稞产量达到80万吨左右。同时,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达70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00多亿元 ,分别是1980年的数千倍。藏医药产业持续发展壮大,2024年,藏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30多亿元,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

3.文化事业繁荣兴盛。西藏传统文化得到全面保护与传承。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对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等重点文物进行保护修缮。截至目前,西藏共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9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1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9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60项。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藏语文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领域广泛使用。西藏现有藏文报刊20余种,藏文出版社2家,每年出版藏文图书300多种。同时,现代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以藏族文化为主题的影视、演艺、文创产品等不断涌现。例如,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自上演以来,累计演出1700多场,接待观众300多万人次,成为展示西藏文化魅力的亮丽名片。

4.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西藏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1965年,西藏仅有普通中学1所,小学182所,在校学生总数不足2万人。到2024年,西藏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200多所,在校学生85万余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 。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本土人才。

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24年,西藏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00多个,卫生技术人员2.3万余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5.8张 。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治,人均预期寿命从和平解放前的35.5岁提高到72.19岁 。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西藏已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0多万人 ,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保标准持续提高,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制度有效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

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1.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根本保证。党中央始终把西藏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视西藏的发展稳定。从“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到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西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党中央根据不同时期西藏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例如,“十三五”期间,中央政府对西藏的财政补助达到5900多亿元 ,为西藏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支援是强大动力。全国19个省市和中央企业开展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援藏格局。截至2024年,累计选派援藏干部9600多名,投入援藏资金800多亿元,实施援藏项目8600多个。援藏干部们带着深厚感情和责任使命,奔赴西藏各个岗位,为西藏发展注入了新的理念、技术和人才力量。同时,全国各省市在产业合作、文化交流、教育医疗帮扶等方面与西藏开展广泛合作,有力促进了西藏与内地的交流融合,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3.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是内在支撑。西藏各族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工地,还是在农牧业生产一线;无论是在抗击自然灾害的现场,还是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沿,西藏各族人民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顽强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生活。这种团结奋斗的精神,是西藏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三、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展望

1.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清洁能源产业的开发力度,西藏水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储量丰富,力争到2035年,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建成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深入挖掘文化与旅游资源潜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产业向高端化、品质化发展,预计到2035年,接待游客突破1.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

2.文化传承创新展现新活力。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建立更加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培养更多年轻传承人,确保优秀传统文化后继有人。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加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打造一批具有西藏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强文化交流合作,积极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去”,通过举办文化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让世界更好了解西藏文化,提升西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健康西藏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标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4.生态环境保护开创新局面。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的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胜利,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是全国人民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辉煌成果。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指引下,西藏各族人民将继续团结奋进,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续写西藏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行。

(作者:山南市委党校助理讲师 吴强)

编辑:刘亚娟

一周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精彩图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联系我们  |   山南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14000057号-1 网安联网备案号:54220002000002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藏党宣[2010]250号
中国 西藏 山南市乃东县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92933 邮箱:xzsnw#sina.com(把#号换成@符号) QQ:164766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