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父子接力援藏,两代人的山南情
“能够有机会跟我的父亲一样,为西藏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近日,湖北省援藏教师欧阳一民对记者说道。
图为欧阳一民与他的父母。
1984年出生的欧阳一民是湖北省松滋市八宝镇八宝初级中学的物理和信息科技教师。不久前,他在学校发布的援藏通知里正好看到自己的学科,就立马报了名。一个月前收到报名通过的信息后,他告别父母妻女,抵达山南市,即将在东辉中学开启为期3年的援藏之旅。
这次,欧阳一民从已经退休的父亲手里接过了援藏“接力棒”。
欧阳一民的父亲欧阳方方,退休前是湖北省沙市六中的教师。早在2000年,欧阳方方就曾担任该校西藏班2000级(1)班的班主任,与藏族孩子的命运羁绊就此展开。
当时,很多藏族学生汉语基础薄弱,就连最基本的沟通也成为了问题。欧阳方方回忆道:“这群孩子离开父母,大老远从西藏来到内地读书不容易,我就想着一定要担起责任,让孩子们能尽快适应内地的环境,照顾好他们的学习生活。”
因为沟通不便,欧阳方方就从最简单的拼音开始教,学生们逐渐学会了用汉语交流。在三尺讲台上,欧阳方方是耐心教学的好老师,在生活中,是学生的好家长。
接过父亲手中的粉笔,大学毕业后,欧阳一民毅然投身到教育行业。
欧阳一民的两位表哥,也曾作为援藏、援疆干部,投身于支援边疆的工作。“我们家都有援助边疆的传统,现在轮到我了,我也要向他们看齐。”欧阳一民笑着说。
图为欧阳一民正在上课。
8月10日,东辉中学正式开学,欧阳一民担任了七年级(3)班的班主任。虽然还是会有轻微高反,但每天早晨他总是坚持比早读的时间来得更早一点,早上第一个打开教室灯的总是他。晚上在班级群里确认走读生们安全到家,在住读生宿舍楼查寝完后他才放心回家。
“孩子们特别好学,下课总是有很多同学找我问问题,这让我很欣慰。我会珍惜这三年的时间,将我所学的知识倾囊相授,助力孩子们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欧阳一民坚定地说。
图为欧阳方方和他的学生。
前几天,欧阳一民的父亲欧阳方方应邀来到山南,参加教师节相关活动。十多名当年的学生闻讯赶来,与阔别多年的班主任老师重逢。
图为欧阳方方和他的学生。
“我们刚到学校的时候,年纪小不会洗衣服,欧阳老师就带着其他老师一起帮忙洗。有学生生病住院,老师总会留院看护;每当想家的时候,老师就会轻声安抚我们。”谈起曾经在学校的生活,洛桑央宗强忍着泪水说道。
“老师,现在我也是一名人民教师了。”索朗白珍紧紧拉着欧阳方方的手激动地说。
课堂上的悉心教导,生活中的点滴关怀,深深温暖了在外求学的藏族学子的心。时至今日,谈起在学校的日子,虽然已经过去20余年,他们依旧记忆犹新。
“当年那些小树苗,如今都已长成参天大树。”欧阳方方感慨地告诉记者,当年教过的这批孩子,很多人已成为建设西藏、报效祖国的中坚力量。看到他们的成长与成就,他感到无比欣慰。
看着父亲和他的学生们和乐融融交谈,欧阳一民说:“真希望等我老了的时候,也能听听孩子们讲他们的故事。”
父亲曾以知识为桥,托举西藏学子的求学梦;如今儿子循着父亲的足迹,带着师者初心站在雪域讲台,让这份跨越山海的教育情,在雅砻大地续写新的篇章。
(编辑:嘎玛卓玛)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