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东蝶变六十春 谱写群众幸福篇
从克松村民主改革的“第一缕阳光”,到第一块农田“萨热索当”实现全机械化收割;从扎西曲登非遗文旅的“金饭碗”,到传统产业发展开启“加速度”;从江北产业园区的“新质生产力”引擎按下“快进键”,到红星社区书写民族团结新篇章,乃东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书写着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年来的发展奇迹。
“贵族的太阳落下了,我们的太阳升起来了。”这是在克松社区大街小巷传唱的一首歌谣。作为西藏历史上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落,如今脚下是宽阔平整的马路,藏式民居错落有致,克松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
“因为经历过民主改革前的苦日子,所以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有多甜。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日子过得太幸福了!”居民朗嘎卓玛激动地说。
金秋时节,西藏的第一块农田“萨热索当”,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青稞丰收季。沉甸甸的青稞穗压弯了麦秆,在秋风中轻轻摇曳。不同于往昔纯靠人力的耕种收割,如今的青稞田里都是现代化机械进行收割,农人们则娴熟地操作着农机。
“现在秋收都是用机器代替的,省时又省力,半天就收完了,换做以前一天一夜也干不完。”居民索朗杰布感慨地说。
机械的投入使用解放了农人的双手,而非遗的传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致富。
走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扎西曲登,其“非遗+民宿”的特色文旅模式吸引着无数游客,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捧起了文旅融合的“金饭碗”。
“2024年,我们社区旅游创收达到179万元,靠经营民宿和旅游服务,平均每户居民就增加了过万元的收入。”扎西曲登社区党支部书记巴桑次仁对记者自豪地说。
“以前出去务工,不仅收入低,还离家远。现在靠着经营民宿,每个月都有稳定收入,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扎西曲登社区民宿老板次仁边打扫着卫生边对记者说。
从藏戏第一村来到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西藏远近闻名的氆氇佳品“泽帖尔”正是从这里制作出来的。
“泽帖尔”发源于公元641年吐蕃时期,是泽当镇独有的绒毛哗叽纺织产品,在氆氇工艺中生产技术难度最大、面料最柔软精细、做工最为复杂。
在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的厂房内,一匹匹“泽帖尔”在工人手里翻飞的梭子中缓缓成型。
“如今我们合作社的产品种类实现了多样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元素,推出了一系列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合作社理事长巴桑说。
2021年,“泽帖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门非遗技艺,不仅传承了雪域高原的传统文化,更带领周边群众、易地搬迁户、残疾人等群体走上了一条传统技艺织就的增收致富路。
无父无母的阿泽卓玛,2012年在隆子县雪沙乡政府的帮助下来到合作社工作。谈起这些年的经历,她的言语间满是感恩:“这份工作为我带来了尊严,实现了人生价值。”
除了“泽帖尔”,近年来,乃东区西藏宏农还建成西藏目前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智能蛋鸡养殖场,解决了高海拔地区蛋鸡规模化养殖难题;结巴乡夜伴蜂声文化体验园区以养殖基地、体验基地、电商中心、生产工厂和科研基地“五位一体”模式,将蜜源植物观光、蜜蜂养殖体验、蜜蜂文化宣传、蜜蜂美食产业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蜂产业与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富民之路;茹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藏香猪地理标志”为核心,纵深推进品牌打造和市场开发,持续扩大“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让更多农牧民群众共享产业红利……
乃东区不仅在产业发展上跑出了亮眼“成绩单”,新质生产力同样按下“快进键”,正以蓬勃之势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乃东区江北产业园,“低空经济”覆盖各个领域,“氢氧”能源惠及边境干部群众,“智算”引擎开启产业发展“加速度”。
在西藏创博通航科技有限公司产业服务基地,各类多功能无人机整齐停放在仓库内,让人目不暇接,自主研发的方舟、苍鹰、羚羊和雪豹等系列产品已在多个领域完成重要任务。
西藏创博通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博介绍:“2023年落地山南以来,公司围绕低空经济建设规划,充分利用企业自身资源优势,不仅参与南北山绿化、应急救援等项目任务,也在逐步深入老百姓的生活,如利用无人机播种、除草等,大大提高了效率,方便了农牧民群众的生活。”
西藏清匠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从制氧机、净水机,到清匠健康舱与生态大气单人沙发舱,各类产品摆放井然有序。
从海拔最高的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到市区的各类场所,清匠的产品早已融入高海拔地区干部群众的日常生活。自落户乃东以来,该公司始终聚焦市场需求、紧盯行业前沿,持续推动技术、产品与服务的迭代升级,研发生产出多款适配高原环境、满足群众需求的优质产品,为高原百姓打造了更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在西藏“雅江1号”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在对计算设备进行调试。
在“东数西算”战略推动东西部算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大背景下,“雅江1号”作为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的“头号工程”,项目一期规划2000P算力规模,相当于同时运行2000万台高端服务器的计算能力。
“目前,公司已与多家下游合作商达成深度合作意向,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聚焦AI训练、智慧医疗、高原生态智能监测等领域,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西藏雅江计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双双表示。
智算中心的建成交付,不仅填补了西藏大规模智算领域的空白,更为人工智能、科研教育等产业提供核心算力支撑,是西藏落实国家战略、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落子,将为西藏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新气象。
走进乃东区结莎街道红星社区,这个聚居着汉、藏、回等多民族的社区,正通过创新的“六微六融”模式,书写民族团结新篇章。社区里“红‘新’驿家”的字眼十分醒目,外卖骑手们正在惬意地小憩,有的正用微波炉加热自带的餐食,有的从冰柜里拿出免费提供的饮料解渴……
社区主任罗布扎西介绍,社区积极响应新就业群体的需求和意见,打造“红‘新’驿家”,免费提供休息场所,提供茶水、上网、淋浴等各类便民设施设备,让每位新就业群体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离“红‘新’驿家”不远处,记者看到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社区动态,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事件办结率99.34%”的数据。这个数字背后,是社区探索的“党建+网格+数字治理”新模式。社区还建设了红石榴家园、青年人才驿站、向日葵之家、梦想书吧、运动小站等24小时服务阵地,不仅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服务,更通过“微空间”搭建起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连心桥”,营造了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六十年栉风沐雨,六十年春华秋实。乃东区的变迁,是西藏自治区发展成就的生动缩影——民主改革让群众挣脱枷锁,产业创新让日子越过越甜,民族团结让家园充满温暖,新质生产力让未来充满希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乃东区将继续传承奋斗基因,以更昂扬的姿态深耕雪域高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带领群众朝着更幸福的生活迈进,为西藏自治区的壮丽画卷增添更多动人色彩。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