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杂村里的“暖心答卷”
扎杂村里的“暖心答卷”
——措美县哲古镇扎杂村驻村工作队“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为民办实事
走进措美县哲古镇扎杂村,平整的水泥路通向家家户户,太阳能路灯在村口矗立,五星红旗在村委会上空迎风飘扬。村民们脸上总是挂着淳朴的笑容,遇见熟人便热情地打招呼、聊家常,周围环境干净整洁、邻里和睦相亲、干群关系融洽,处处洋溢着宁静祥和的氛围。
自全区驻村“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活动启动以来,扎杂村第十四批驻村工作队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用真心倾听民声,用实干排解民忧。
一间“暖心厕”:解民忧,暖民心
“真是太感谢驻村工作队了,我再也不用大半夜往几百米外的公厕跑了!”83岁的孤寡老人次仁央宗看着自家新建的干净厕所,眼眶湿润,紧紧握住驻村工作队队员们的手不停道谢。这一幕温暖的场景,源于驻村工作队一次寻常的入户走访。
此前,在一次入户调研中,驻村工作队来到次仁央宗家中,发现因生活习惯等原因,老人家里一直没有户厕。加之老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平时如厕必须前往离家几百米的公共厕所,不仅日常起居极为不便,尤其在雨雪天气更是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群众事,无小事。老人的难处就是我们的急事!”得知情况后,驻村工作队当即决定为老人建一个方便实用的户厕。
据扎杂村第一支部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布阿南介绍,为解决老人如厕难题,队员们白天处理日常工作、走访农户,晚上则围坐研究方案、联系建材。资金有限,队员们就亲自上阵,从选址到施工,队员们全程参与。得知老人无力支付费用,队员们主动垫付了2900余元,并多方协调争取到砂、水泥等建材。
经过十余天奋战,户厕顺利建成并通过村、镇、县三级验收。建设资金从老人的户厕改造奖励金中支出,不足部分则从第一支部书记为民办实事经费中补足。
“这不仅仅是一间厕所,更是驻村工作队对村民的一片真心。”扎杂村党总支书记白玛顿珠表示,这件事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驻村工作队的温暖,也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
六座“增收棚”:变闲置,为宝藏
走进扎杂村的温室大棚基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上海青郁郁葱葱,青椒挂满枝头,萝卜长得饱满结实,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民们忙着松土、除草,每个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谁能想到,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闲置大棚。
“村里的六座温室大棚建起来好几年了,一直没人会种、没人敢种,就这么荒着,看着都可惜!”在入户调研中,村民们对大棚闲置问题的反映十分强烈。如何盘活这片“沉睡的资源”,让大棚产生经济效益,成为驻村工作队亟待解决的又一件大事。
为此,驻村工作队多次前往措美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技术和政策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成功邀请到了援藏农业专业技术员为村民们现场指导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同时,驻村工作队还组织村“两委”班子跟班学习,让他们先学一步、带头示范。
从翻地、播种到育苗、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驻村工作队队员与村民一起奋战在大棚里。“刚开始大家都没经验,播下的种子有的不出苗,有的长势不好,我们心里也着急。”布阿南回忆道,“技术员告诉我们,是土壤肥力不够、温度控制不当的问题。我们就跟着学测土配方、学调控棚内温湿度,一点点摸索。”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培育,扎杂村的温室大棚迎来了第一次丰收。截至目前,大棚已成功收获三茬蔬菜,总产量达1.1吨,价值8000余元,共种植了上海青、萝卜、青椒、黄瓜等8个品种。
在蔬菜分配上,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商议,决定优先将前两茬蔬菜分发给双联户长、脱贫户和党员骨干,激励他们继续发挥带头作用;第三茬蔬菜则惠及了所有尚未领取过的村民。“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现在,我们就能吃到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心里很开心。驻村工作队总是记挂我们的事,干什么事都是尽心尽力,很感谢他们。”村民白玛开心地说。
更重要的是,温室大棚的成功运营,为扎杂村探索出了一条盘活闲置资产、发展庭院经济、促进村民增收的新路径,极大地激发了村民们的内生动力。
一条“安全堤”:除水患,促增收
“以前一到雨季,我们上村片区就遭殃,雨水倒灌进家里是常事,家具、家电都被泡坏过。”提起过去的水患,扎杂村上村片区的村民们仍心有余悸。
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将这一问题列为“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的重点任务,凭借帮扶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的优势,驻村工作队多次主动向单位汇报扎杂村的水患情况,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经过不懈努力,一个总投资500万元的防洪堤建设项目最终以“以工代赈”的形式成功落地扎杂村。
“这个项目不仅能解决水患问题,还能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务工挣钱,真是一举两得!”得知项目获批后,驻村工作队立即与村“两委”召开会议,研究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大家迅速组建务工联队,通过召开群众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宣传“以工代赈”政策,细致讲解项目建设对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增加村民收入的长远意义。
为了让更多村民参与到项目中来,驻村工作队耐心解答村民们的疑问,打消他们的顾虑。项目实施过程中,驻村工作队全程跟进监督,积极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困难,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截至目前,扎杂村防洪堤项目已累计安排村民务工2900余人次,发放劳务报酬87万余元,参与务工村民人均增收1万余元。“驻村工作队不仅帮我们争取到了防洪堤项目,还为我们创造了就近就业的机会,让大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项目管理员旺杰说。
如今,一条坚固的防洪堤正在建设当中。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大量的就地就近就业机会,还实现了改善基础设施与促进群众增收的“双赢”。
在解决了一系列群众眼前的急难愁盼问题后,驻村工作队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着眼于村庄的长远发展,积极谋划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提议并推动对村集体闲置的装载机、挖掘机进行维修,计划将其融入“以工代赈”等项目运营中,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虽然告一段落,但扎杂村驻村工作队为民服务的脚步从未停歇。从为孤寡老人修建“暖心厕”,到盘活闲置大棚种出“致富菜”,再到争取防洪项目筑牢“安全堤”,驻村工作队不仅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份饱含温度的“为民答卷”,也在扎杂村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编辑:嘎玛卓玛)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