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西社区:以实干为笔,写好“驻”村答卷
浪卡子县哈西社区驻村工作队:百日调研破难题 实干担当促振兴
羊卓草原上,秋风轻拂,金色的阳光洒在浪卡子县哈西社区的街巷与田野间。浪卡子县哈西社区第十四批工作队的身影,忙碌在街头巷尾、穿梭在田间地头,脚步声、交谈声与远处的犬吠交织成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工作队以“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为契机,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为这片高原社区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强组织夯基础,锻造振兴“主心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工作队深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一到任便打出一套组织建设“组合拳”: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让社区治理有章可循;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开展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不断提升大家的组织协调与党务管理能力。
为破解干部“青黄不接”的难题,工作队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深入走访党员群众,广泛听取意见,精心挑选后备干部。通过细致分析研判,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为社区长远发展储备了充足的人才力量。

“我来哈西社区已经6年了,期间我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哈西社区乡村振兴专干普布群培与记者边走边聊,阳光照在他的脸上,笑容真诚而质朴,“刚开始面对陌生环境,我跟着村干部学方言、跑田间,从帮村民解决小事做起,慢慢从‘外人’变成了他们信得过的‘自家人’。”
兴产业促就业,激活发展“新动能”
有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工作队开始把更多精力投向产业发展。
哈西社区地处羊卓雍错湖畔,湛蓝的湖水与雪山相映成趣,构成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工作队带着问题深入调研,探索出“集体资金+优势资源”的入股合作模式,与旅游企业联手开发特色旅游项目,让集体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

记者走进哈西社区“羊湖之境”旅游接待中心,看到工人们正忙着铺设地砖、粉刷墙面,几位村民拿着扫帚和拖把清理地面,不时传来工具碰撞的清脆声。虽然还未正式开业,但整个接待中心已初具雏形。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我们村40多人在这里实现就业。”村民边巴次仁停下手中的活计,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兴奋地告诉记者,“以前外出打工,工期短、收入不稳,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稳定就业,不仅能照顾家人,还能长期工作,赚的钱比以前多很多呢。”
针对劳务输出分散、就业信息不畅的问题,工作队主动牵线搭桥,与多家劳务公司建立合作,根据居民的技能特长和就业意愿精准匹配岗位。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生活有了新盼头。
惠民生重文化,绘就幸福“新画卷”
产业兴的同时,工作队不忘把民生改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工作队始终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

在村外的田野上,记者看到几名施工人员正在安装钢槽水渠,钢槽安装的碰撞声在空旷的高原上回荡。据介绍,这条总长2500米的水渠项目已完成过半,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农田灌溉效率,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长长的防护网沿着田埂延伸,防止牲畜啃食和人为破坏农田,守护了群众的“粮袋子”。此外,工作队还联动民政、残联等部门,为困难群众提供精准帮扶,帮助白玛卓嘎老人购置冰箱,组织志愿者为缺劳力家庭抢收庄稼,全程协助残疾群众办理证件……一件件贴心的实事,温暖了群众的心。

经济与民生同步提升,文化建设也在悄然推进。
走进哈西社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村史馆。
为了弥补社区文化记忆载体的缺失、破解乡土文化传承断层,工作队主动多方协调,成功争取到1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打造集史料展示、文化传播、乡愁承载于一体的村史馆。
“规划过程中,我们联合社区‘两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深入挖掘哈西社区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奋斗故事等文化元素,精心设计展陈内容与空间布局。这样,村史馆不仅能系统呈现社区发展脉络,还能生动展现居民生产生活的变迁。”驻村工作队副队长肖华介绍,“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保存乡土记忆的‘博物馆’、弘扬优良家风的‘传习所’、激发社区认同的‘精神园’,为居民提供了解家乡、凝聚情感的文化阵地,同时以文化力量赋能乡村治理,为社区全面振兴注入深厚持久的精神动力。”

社区内还特别建立了“民族团结示范基地”,展示民族团结的典型案例,并设有各民族传统节日的宣传栏。
“空房闲着就闲着,没有意义。工作队把它变成了能看见、能触摸的文化长廊。”村民旦增罗布在长廊里驻足观看,不时用手指轻轻触摸展板,“这里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这个打造得太好了。”
“我们把民族团结示范基地当成‘主阵地’,不搞形式主义,专做老百姓能摸得着、用得上的学习教育。农闲时开‘方言小课堂’,用大白话讲政策;节日里办‘故事分享会’,让各族村民聊互助、谈感情。”肖华说。

在村委会旁,工作队依托当地旅游资源设立了“爱心驿站”。推门而入,不大的房间里靠墙摆放着烧水器和制氧机,墙上贴着多封游客的感谢信。几位游客正安静地坐着休息,有人在给手机充电,有人翻阅着墙上的旅游指南。

“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只是工作队为民服务的一个新起点。夕阳西下,羊卓雍错湖面泛起金色的波光,哈西社区的街道渐渐安静下来。灯光下,村委会办公室里依旧亮着灯,工作队员们正围坐在桌前,讨论着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哈西社区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索朗多吉表示:“‘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对驻村干部既是一次全面的能力锻炼,更是一次深刻的初心洗礼。这段时间,我们沉在村里、走进户里,通过一次次走访调研和座谈,与乡亲们从相识到相知,结下了深厚情谊,也全面了解了村情民意,掌握了乡村发展的潜力与挑战。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脚步向下,真正走进群众心里,驻村工作才能找准方向、落到实处。接下来,我们将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付青峰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