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3-789293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上投搞
您现在的位置:西藏山南网>新闻>社会民生

桑日这个村,每家每户都“实名认证”!

2025-10-20 17:28:30  来源:山南报  作者:记者 邓烨炜 洛桑贡布

“户主牌”催生环境蝶变

——桑日县白堆乡仁青岗村实现美丽跃升

深秋的青藏高原,天高云淡。海拔4050米的桑日县白堆乡仁青岗村静静地伫立于澄澈的阳光下。一场关乎乡村面貌的美丽蜕变,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发生。

图片

近年来,仁青岗村深入贯彻落实区、市、县三级关于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的决策部署,以“生态宜居”为目标,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先手棋”,通过创新机制破解治理难题,以务实举措书写惠民新篇。

图片

面对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分散的居住格局,仁青岗村创新构建起“包片包抓、宣传引导、稳步推进、考核激励”四项机制,真正把责任拧成“一股绳”,推动环境整治从“被动推”走向“主动干”。特别是今年创新推行的“户主牌”制度,将“门前三包”责任固化到每家每户,构建起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整治体系。

图片

“我们将全村划分为5个责任片区,由‘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片区长’,同时发挥双联户长作用,带头整治残垣断壁和私搭乱建。”仁青岗村党总支书记尼玛扎西介绍,“在包片包抓机制基础上,我们创新推行‘户主牌’,把责任真正落实到每家每户。”今年初,村里为69户家庭统一制作悬挂了户主牌,牌上清晰标注着户主姓名、责任区域和任务要求。

图片

在四项机制的保障下,仁青岗村瞄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痛点”,以“落实门前三包、推进村庄三化、攻坚三大整治、深化资源盘活”四项工作为抓手,推动村庄“颜值”与村民生活品质同步提升。

图片

村民格桑次仁一边清扫门前的道路,一边道出感受:“以前打扫卫生,多少有些随意。现在牌子一挂,白纸黑字写着自己的责任区,心里自然就有了担子。”他指着干净整洁的路面,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你看现在这路,又平坦又干净,孩子们骑车也安全放心。这不仅是责任,更是一份荣誉。”

图片

在宣传引导、考核激励等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村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每周一、三、五的全村统一大扫除成为常态,周三的集中垃圾转运井然有序,“日常自管+集中共管”的模式让村庄始终保持洁净。

图片

如今,行走在仁青岗村,处处可见整治带来的新气象:村庄周边,收割后的田野在高原的暖阳下显得开阔平整,与错落有致的居住区相互映衬;新硬化的村道如缎带般蜿蜒其间,路旁挺立着叶片金黄的杨树,在秋风中轻轻摇曳;满脸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小女孩骑着单车轻快掠过,车轮碾过零星落叶,发出细碎的声响;她身后,白墙蓝檐的藏式民居整齐排列,与金黄的树影、整洁的村容共同构成一幅层次分明的高原秋景图。

图片

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村容村貌上,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数据——2400余棵“四旁树”在秋风中摇曳,1.3万平方米房屋外立面焕然一新,96盏路灯点亮村庄夜空,3处人畜集中分离点让村庄更加整洁有序,69户户厕改造全部完成。

图片

环境改善的同时,村民的收入也在稳步增长。“和美乡村建设项目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还直接带动70余名群众增收200余万元,实现了环境美与百姓富的‘同频共振’。”尼玛扎西欣慰地说。2024年,仁青岗村人均收入达到2.8万元,同比增长20%。玉雄惠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牦牛养殖、菜籽油加工等服务,年收入突破20万元,为村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图片

面向未来,仁青岗村将继续深化“四项机制”,巩固既有成果,在细节上再下功夫,让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尼玛扎西表示:“我们将继续完善‘户主牌’制度,把庭院经济、垃圾分类等新内容纳入责任范围,探索‘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的融合路径,让好环境真正产生‘好效益’。”

图片

仁青岗村的实践生动表明,治理有效之道不在于技术的繁复,而在于制度的精准设计与村民的积极参与。如今,孩子们的笑声在整洁的村巷间回荡,秋日明净的天空下,村庄焕发着内外兼修的崭新气象。这条从村情出发、由群众共创、向未来延伸的整治之路,正在高原之上生根展叶,绽放出持久的生命力。

编辑:刘亚娟

一周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精彩图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联系我们  |   山南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14000057号-1 网安联网备案号:54220002000002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藏党宣[2010]250号
中国 西藏 山南市乃东县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92933 邮箱:xzsnw#sina.com(把#号换成@符号) QQ:164766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