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处美”到“一片美”——桑日县人居环境整治观摩见闻
深秋的朝阳穿透薄雾,为桑日县披上一层金色的外衣。丰收季节,全市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如期启幕,来自12县(区、市)的美丽乡村建设者们踏着晨露而行,一场满载启发的观摩之旅就此展开。
晨光中的卓吉村,宛如一幅水墨画卷。观摩团沿着湿润青石板路漫步,路旁白墙黛瓦的藏式民居,在柔光中愈显宁静雅致。家家户户门前,格桑花、金盏菊等本地花卉竞相绽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成员们不时驻足,用镜头记录下这诗意的乡村景致。
“我们把‘移风易俗’与‘美丽庭院’建设深度融合。”工作人员介绍,卓吉村通过张贴宣传画、发放倡议书等形式,让“庭院美了,日子才能更美”的理念像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村里每季度开展的“最美庭院”评选活动,让村民当评委互评互比,把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彻底点了起来。
沿着整洁村道再往前,观摩团看到一户户农家小院里,花草错落成景,农具归置得整整齐齐。从易地搬迁的“安家”到如今美丽宜居的“乐居”,卓吉村早完成了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部群众一起攒动干”的漂亮转身。
到了扎巴村,新建的文化广场上,村党支部书记旺扎热情洋溢地介绍:“我们村以前是出了名的‘脏乱差’,环境整治后,不仅拆除了废弃房屋,还统一规划了庭院空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过去,一片姹紫嫣红的小花园格外引人注目——“那里原先堆积着大量垃圾,现在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走进仁青岗村,观摩团的目光立即被每家每户门前醒目的“户主责任牌”所吸引。村委会主任罗布桑珠细细道来:“我们在每户门前设置责任牌,明确户主管环境卫生、庭院美化等方面的具体活儿。这块小小的牌子,既让村民觉得这是我自己家的事儿,也让邻里之间能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午后,观摩团走进桑日帕竹酒庄和葡萄园基地。连绵的葡萄架下,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相得益彰。酒庄负责人说:“通过发展葡萄种植和酿酒产业,不仅改善了村庄环境,更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最后一站是扎嘎新村。这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如今已是人居环境整治的示范村。一栋栋整齐的藏式小楼,完善的配套设施,让观摩团成员赞叹不已。
夕阳西下,观摩活动在热热闹闹的讨论中落下帷幕。扎囊县阿扎乡乡长巴桑仓决深有感触地说:“这次观摩让我收获颇丰。仁青岗村的‘户主责任牌’、扎嘎新村的环境整治模式,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回去后我们将结合本地情况,在保持乡土特色的基础上,开创人居环境提升的新局面。”
与会代表们也纷纷感慨,这场观摩不仅开阔了视野,更明确了方向。桑日县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创新实践,犹如一颗种子,正在全市乡村振兴的沃土中生根发芽。
编辑:刘亚娟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