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3-789293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上投搞
您现在的位置:西藏山南网>新闻>社会民生

贡嘎县岗巴村驻村工作队:精准把脉施良策 真情帮扶润心田

2025-11-06 10:04:51  来源:山南报  作者:益西旺姆 漆彩兰 万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如何真正贴近群众、破解民生难题,是基层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贡嘎县岗巴村第十四批驻村工作队以“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为抓手,紧扣“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主线,将脚印留在田间地头,把真情融入帮扶实践,探索出“调研—解题—长效”的闭环工作法,用一个个“小切口”推动乡村面貌“大变化”,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生动答卷。

图片

图片

图片

多管齐下,让需求摸排有“准头”

“调研不是走马观花,得先把‘底数’摸清楚。”这是岗巴村驻村工作队的共识。他们整合村“两委”、驻村干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党员志愿服务队力量,组建复合型队伍,既是村情民意的“调研员”,也是政策的“宣讲员”、群众的“勤务员”和治理的“助推员”。

图片

工作队累计走访252户959人,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一边帮忙劳作,一边拉家常、聊变化。在宣传党的政策的同时,他们掌握了第一手民情,为解决卓玛曲珍家电路老化、阿旺朗色没钱治病等问题打下基础。同时,他们主动排查矛盾纠纷,仅用4天就为百余名群众追回拖欠工资81万元。

图片

走村入户,让问题发现有“深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岗巴村驻村工作队用脚步丈量民情,开展“田间地头聊农事、灶台旁边问冷暖”的沉浸式走访。

图片

在11岁男孩阿旺朗色家,工作队发现他患有先天性漏斗胸,因家庭经济困难,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工作队第一时间联系医疗专家咨询诊疗方案,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医疗救助资金,并为孩子购置了康复仪器。虽因未到最佳手术期采取保守治疗,但孩子的身体情况已明显好转,能在家坚持康复训练。母亲白玛琼吉动情地说:“工作队不仅帮孩子治病,还在生活上给了我们很多帮助,真是比亲人还亲。”

走访途中,78岁的崔成老人拉着岗巴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达瓦多吉的手不好意思地说:“下次来的时候,能不能帮我带瓶眼药水?眼睛总干得慌。”达瓦多吉当即掏出笔记本记下,笑着承诺:“您放心,这两天我就给您送过来,用完了或有其他需要,随时打电话。”

图片

图片

93岁的罗布次仁老人因长期视力问题几乎失明,此前家人曾多次带他到多地求医,却始终没能完成手术。工作队了解情况后,联系市人民医院眼科专家,为老人预约会诊、梳理病史,全程协助办理住院手续。经过精心手术,老人的视力成功恢复,不仅能清晰看清家门口的路,还能每天拄着拐杖到村里的小广场散步。他的女儿卓嘎紧紧握着队员的手激动地说:“以前我爸连吃饭都要靠人喂,现在能自己出门遛弯了,他们解决了我们家压在心里多年的烦心事,这份恩情我们全家一辈子都记着。”

闭环施策,让民生改善有“实效”

工作队以调研清单为基础,建立“急难愁盼”台账,分类处置32项问题,确保事事有回音。

图片

图片

五保户拉姆突发呼吸困难,他们第一时间送医救治,并创新“医疗+养老”模式,将其安置到县集中供养中心;卓玛曲珍家电路老化,3天内完成全部更换,消除火灾隐患;邀请专家团队开展义诊,为160余名村民进行健康检查,送出价值5000元药品,并为5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手术。对3名病情较为严重且暂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协调办理了残疾证。

今年,岗巴村党支部还面临某灌站项目长期拖欠机械费和民工工资的难题。这不仅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也让大家的心里压着一块石头。工作队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多次协调沟通,推动问题解决。经过不懈努力,共兑现拖欠资金81万余元,并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

图片

村里车队队长扎西桑布激动地说:“这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工资和机械费拿到手,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真的太感谢工作队了,我们还没来得及做锦旗,但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好好感谢他们。”

图片

图片

达瓦多吉今年5月来到岗巴村,对他来说,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他说:“按照驻村‘五项重点任务’要求,我们通过走村入户,了解群众所需所盼,现场记录、制定帮扶措施,一对一解决问题。几个月下来,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他们对我们越来越信任,遇到困难就第一时间想到我们,并主动与我们联系。我深知驻村工作的责任重大,也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作为队长,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好的经验做法,锤炼扎实的作风,把好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群众做更多实事,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图片

图片

“一次调研不是终点,要让服务成为常态。”岗巴村驻村工作队用一个个鲜活案例,践行着这一理念。

图片

图片

当卓玛曲珍家的灯泡重新亮起,当阿旺朗色在家坚持康复训练,当拉姆在供养中心安享晚年,当罗布次仁老人重见光明,当村民领到被拖欠的工资……这些变化印证着同一个真理:唯有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方能以实干赢得民心。

图片

岗巴村工作队的实践表明,只要把调研作为工作的“先手棋”,就能在基层治理中找准穴位、下对药方,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嘎玛卓玛)

一周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精彩图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联系我们  |   山南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14000057号-1 网安联网备案号:54220002000002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藏党宣[2010]250号
中国 西藏 山南市乃东县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92933 邮箱:xzsnw#sina.com(把#号换成@符号) QQ:164766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