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南市民族手工企业产值突破亿元
全市民族手工业企业(合作社)117家 实现产值10889万元
据统计,2017年,全市民族手工业企业(合作社)117家,其中企业36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81家,实现产值10889.07万元,同比增长20.22%;销售收入9145.39万元,同比增长14.96%;利润3099.03万元,同比增长5.8%;上缴税金92.17万元;从业人员达2431人,其中固定工1643人,季节工788人。
发展态势良好,2017年年产值超过2000万以上的县(区)有2个,分别是扎囊县、乃东区;年产值超过1000万以上的县有1个,隆子县;年产值在500-1000万的县有4个,分别是贡嘎县、加查县、浪卡子县和洛扎县,年产值500万以下的有5个,分别是措美县、曲松县、琼结县、错那县和桑日县。
产品种类丰富,主要有哗叽(氆氇)、邦典、藏被、藏装、民族特色皮包、藏式金丝帽、地毯、卡垫、挂毯、唐卡、藏香、虱雕、石锅、木碗,以及佛像制作、佛龛、绣花帐篷、金银首饰加工、藏式家具、铜(铁)器加工、藏刀、水晶玉石产品、竹器编织、土陶制品、传统面具及旅游纪念品等不同门类的20余个种类。
品牌意识增强,引导培育了以藏毯、藏香、藏式家具、藏装、民族特色皮包、藏式金丝帽等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加强与生活实用、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注册了一批具有产品特点和地理标志的商标品牌。
带动就业明显,带动就业20人以上的民族手工业企业(合作社)达到41家,不少企业(合作社)解决了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问题,社会效益明显。
一年来,市工信局(国资委)着力引导企业(合作社)加强与生活实用、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以乃东 “泽贴尔”、“敏珠林集聚熏香”藏香、次仁金果金丝帽(藏式礼帽)、“慈成”牌藏香、“玉如”牌藏香、“洛珠”牌、“啊曲”牌藏式手工包、“达瓦卓玛”藏装和“卡达”藏刀等一大批做工精良,包装精美、色彩艳丽,美观大方的旅游纪念品和民族手工艺产品。引导企业将产品与西藏悠久古老的历史文化相融合,为产品赋予文化底蕴和魅力,提升了产品附加值。鼓励成长型民族手工企业做大做强,引导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转型成立公司。加大了宣传力度,为企业搭建产品展销平台,加强品牌推广,开拓周边国家和内地市场,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依托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技能传承作用,2017年分别在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和扎囊虱雕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了两期以贫困户为主的民族手工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人员240人次。并为两家合作社授予了“山南市传统民族手工业技能培训基地”和“西藏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技能传承教学点”的牌匾。
2018年,市工信局(国资委)将积极做好服务引导,继续鼓励和引导民族手工业专业合作社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引导企业树立大市场和商标品牌意识。加强宣传力度,提升我市民族手工业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结合“双创”和脱贫攻坚引导民族手工业负责人转变观念,在企业发展、自身富裕的同时要发挥好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带动更多当地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努力为我市民族手工业企业和产品在线上推广销售创造平台。继续加大我市贫困户民族手工业一系列专业技能培训班的培训力度,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积极组织开展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