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报评论:多闻闻泥土的芬芳 多听听群众的心声
多闻闻泥土的芬芳 多听听群众的心声
——“转作风、重实干”系列评论之三
山南报评论员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是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自治区党委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问题导向,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和高海拔地区调研,把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事情作为调查重点,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
当前的山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完善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产业、强化发展支撑,大力推进沿江、沿边、中部走廊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各种任务艰巨紧迫。需要我们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在调查研究中察实情、出实招、见实效。
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如果调查研究隔了一层纸,那么政策执行就会隔了一座山。时下,一些党员干部下到基层仅听一下汇报、看一下材料就完事,不深入群众家中了解情况;一些党员干部对脱贫攻坚工作不了解,下乡督导浮在面上,使问题长时间整而不改;一些党员干部不深入实际解决问题,致使重大工程迟迟不能开工;个别党员干部不问百姓疾苦,给群众改造的危房像个工棚。如此种种,伤了群众的心,坏了干部的形象,误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调研的目的是“发现典型、推广经验,面对问题、解决困难”。市委对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流于形式的调研作风深恶痛绝,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亲自安排部署,加强督导检查;要坚持“一线工作法”,沉下身子到村居一线,同基层群众一起干,“多到乡村小路走一走,多闻闻泥土的芬芳”。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要破解发展难题、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老老实实深入调查研究,把问题找准、把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透,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推动中央大政方针和区党委、市委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立足于“真”。就是要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自觉在感情上贴近群众,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多与群众聊家常,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带着真感情做群众工作、倾听群众呼声,带着责任解决群众难事,带着办法解剖麻雀、指导全局,进一步找准发展“难点”、民生“痛点”、政策“堵点”和基层“焦点”,真正了解基层实际、了解基层需求,把群众的“心事”当成“大事”来做。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关键在“实”。要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身子扑下去,心也要沉下去。越是群众意见多、工作有差距的地方,越是要“一竿子插到底”,坚决杜绝漫无目的、针对性不强的调研,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如此才能及时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才能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才能真正瞄准问题、拿出办法、解决困难,赢得群众点赞。
大兴调研之风,更要勤学会干。基层是不竭的源头活水,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很多问题和困难,基层的群众身在其中,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坐在办公室里想都是困难,到基层看看全是办法。”要充分汲取群众智慧、虚心向群众学习,学会用群众的话说群众的事,用群众的语言解群众心中的结。要练就从群众的“后院”和“角落”里发现问题的本领,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听到实话、获得实情、收到实效。要用好典型示范工作法,善于总结提炼群众的好做法、好经验,多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示范引领、推动工作。
初心如磐、历久弥新。唯有实干方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多到基层调查研究、多掌握基层真实情况,我们的各项工作就会做得更好,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愿景才会变为现实。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