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市党员干部这样说……
以实干精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我市党员干部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连日来,我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表示将进一步推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奋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以实干精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文平表示,市委宣传部将持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持续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加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制度,推动并督促全市各级党委(党组)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将全会精神及“1+3”四个意识教育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教育有机结合,进行常态化宣传宣讲,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加快推进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推动县级融媒体提质增效,健全全媒体传播体系。我们也将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结合西藏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推动党政领导干部参与对外发声、接受外媒采访等外宣活动,紧扣国际关切讲好新时代西藏山南故事,进一步提高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网络与数据安全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是国家安全的坚实后盾。走进市委网信办,正在开展“以提升网络安全感知能力为抓手,迎接网信事业新发展阶段”的培训活动。
市委网信办主任汪进表示,全市网信系统将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任务,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深化网络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职能,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构建更有效力的网上传播体系,讲好西藏故事、山南故事,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和保护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注重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文化资源市场化开发,文旅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市文旅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陈兴碧表示,将紧紧围绕新的文化使命,聚焦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难点堵点问题,全面推进、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任务,营造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旅游发展内生动力的环境,更好发挥文化和旅游赋能高质量发展支点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持续推进文艺精品打造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文艺作品创作60余部,完成创排反映对口援藏30周年情景歌舞剧《一路相伴》,有序推进反映雅江两岸治沙成果的生态文明建设题材歌舞音乐剧《山之南 江之北》剧本创作,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市艺术团团长白玛旺堆表示,将充分发挥国有院团的聚合优势,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推出更多贴近百姓、增强群众精神力量的文化惠民服务和文艺精品创作,全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发展。
编辑:张丽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