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3-789293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上投搞
您现在的位置:西藏山南网>新闻>社会民生

琼结县“文明实践银行”“攒”文明 “兑”幸福

2025-07-14 17:02:05  来源:山南报  作者:记者 邓烨炜 杨晓蕃

走进琼结县昌嘎村,乡村振兴专干格桑多吉热情地向记者展示手机上的“文明实践银行”小程序。“看,学政策、做好事都能攒积分,1分抵1毛钱,在村里超市就能换东西。依托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县里每年投入120万元专项经费,大家参与活动的劲头可足了!”他指着村民的积分存折说。

图片

图片

随后,记者跟随琼结县网评中心主任田雨路来到琼结县白日社区积分兑换超市。货架上,米面粮油、洗护用品、学习文具、小型家电等日常生活用品琳琅满目,分类清晰。几位村民正拿着手机,对照积分挑选心仪的商品。

“嘀!”收银台前,社区居民边珍熟练地扫码支付——用的正是她的“文明实践积分”。她笑着展示刚兑换的生活用品:“攒的积分派上用场了,心里美滋滋的!”田雨路告诉记者,这里最高的时候一天兑换商品的价值超千元,小小积分切实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

图片

琼结县“文明实践银行”的创新实践,是立足琼结实际,巧妙将抽象的价值引领转化为可量化、可兑换的行为激励,构建起“学习传播—实践养成—价值转化”的完整闭环。

图片

“以前觉得政策学习离我们有点远,现在不一样了!”正在超市兑换的边珍高兴地说,“晚上在‘掌上课堂’学几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看看政策视频、参加村里的卫生打扫,都能换取积分,更重要的是,感觉大家的心更齐了,都愿意为村子发展出份力。”

图片

平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生态宜居建设、乡风文明培育、乡村产业发展等11大领域核心任务,细化为111项具体可行的积分标准,形成覆盖全领域、全周期的“文明实践积分图谱”——从参加升国旗唱国歌仪式、组织开展家风故事会,到参加环境卫生整治、调解邻里纠纷,村民的每一次文明实践都有“迹”可循、有“分”可积。在全县各村(社区)配备管理员145名,并在5家超市和20个行政村设立积分兑换点,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据统计,2022年至2024年,全县开展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超3200场次,群众参与突破4万人次,实现了从“政府独奏”到“全民合唱”的转变。平台运行以来,陈规陋习破除率显著提升90%,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大幅提高95%,成功探索出一条“小积分撬动大治理”的新路径。

图片

记者注意到,像格桑多吉这样的乡村(社区)专干,有时还化身“带货主播”。在村(社区)活动室一角,简单的直播设备架起,专干们利用工作间隙,向线上观众介绍琼结的藏鸡蛋、酸奶和手工藏毯等当地特色产品。白日社区专干次珍笑着说:“有时间就播一会儿,帮乡亲们吆喝吆喝。”

图片

从乡村振兴专干格桑多吉线上线下奔忙的身影(线下推广积分、线上直播助农),到村民边珍在超市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时满足的笑容;从琳琅满目的兑换商品架,到直播间里飘香的家乡特产,琼结百姓用行动诠释着“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新气象。

积分可感,文明可触,小积分不仅换来了柴米油盐的实惠,更“兑”出了乡风文明的新貌、民族团结的同心、产业发展的活力,为奋进新征程、建设现代化新山南注入了澎湃的文明动能与深厚的群众根基。文明新风吹遍琼结,小积分正谱写着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动人乐章。

编辑:巴果

一周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精彩图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联系我们  |   山南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14000057号-1 网安联网备案号:54220002000002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藏党宣[2010]250号
中国 西藏 山南市乃东县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92933 邮箱:xzsnw#sina.com(把#号换成@符号) QQ:164766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