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三强三好”托起老年人幸福晚年
党旗耀边关 幸福暖桑榆——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三强三好”托起老年人幸福晚年
近年来,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以“三强三好”工作法,全力推动高寒边境地区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让106位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强基固本,功能布局有温度。乡党委、政府将农村幸福苑建设列为民生保障核心工程,矢志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目标。通过多轮实地勘察、召开老年人代表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系统梳理出适老化设施、助餐服务等11项核心需求,并在上级部门统筹下,总投资940万余元的农村幸福苑建设项目在萨藏村、那木其村、措果村落地。针对高寒气候,3座幸福苑均采用双层保温玻璃、加厚墙体等抗寒设计,实现供暖、供氧全覆盖。内部配套康复疗养室、多功能活动室、棋牌娱乐大厅、心理疏导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空间,不仅满足日常老年人养老需求,更有效解决了村内高龄、独居、特困老人的生活照料难题,为老人构筑起抵御严寒的温暖港湾。
强党建引领,组织保障有力度。乡党委创新“党建+养老服务”机制,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幸福苑建设运营全过程,推行“院长运营管理制度”,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幸福苑院长,设立“党员责任岗”,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结对帮扶,并建立AB岗互补机制,确保服务全天候不间断。构建“专业社工+党员干部+困难群众”协同服务模式,专业社工设计“高原康养操”“锅庄舞”等特色适老活动,带动老人参与率提升40%;吸纳3名脱贫户、监测户担任保育保洁员,实行“基础工资+绩效+经营权”薪酬制度,既充实服务力量,又助力特殊困难群众稳定增收;创新“政府补一点、集体拿一点、个人出一点”的3点筹资模式,有效减轻财政压力,培养互助意识。同时,完善服务评估、人员培训体系,定期开展满意度测评,筑牢服务根基。
强服务效能,群众口碑有热度。该乡立足高原实际,深耕“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构建“六位一体”养老模式,全方位提升养老服务品质。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将老年人健康服务作为重中之重。自2024年4月起,每月开展义诊活动,累计为老人提供10余次免费体检、60余次慢性病随访,并建立“一人一档”个性化健康档案,实现老年常见病早发现率达100%。与西藏大学附属阜康医院建立远程诊疗机制,开通绿色就医通道,实现疑难病症线上问诊、专家远程指导;乡卫生院每周派驻医护人员驻点,开展日常巡诊、慢性病管理、健康宣教等服务,真正做到“小病不出苑、大病早干预”。同时,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围绕藏历新年、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包饺子、品粽子、文艺汇演、红歌传唱等主题活动30余场,吸引1300余人次老人参与,让老人们在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文化浸润中感受关怀、收获幸福。
如今,普玛江塘乡农村幸福苑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与老人们灿烂的笑容交相辉映,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强边固防、兴边富民、治国安邦的温暖缩影和生动实践。下一步,普玛江塘乡将以现有幸福苑为依托,积极探索“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智慧养老”等新模式,持续推动边境养老服务向专业化、品质化迈进,让幸福之花常开长盛。
编辑:巴果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