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3-789293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上投搞
您现在的位置:西藏山南网>区县新闻>措美县

措美县“点石成金” 建筑垃圾重获新生

2025-08-12 16:35:26  来源:山南报  作者:王利军 记者 白玛论珠

 清晨,措美县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内,机器的轰鸣取代了昔日填埋场的扬尘与杂乱。巨大的破碎机正“吞”下大块混凝土废料,经过筛分、水洗等工序,另一端“吐”出洁净的再生骨料。员工次仁多吉正仔细分拣着不同规格的石料,他介绍:“这些0.5石、12石、13石,都是修路、制砖的好材料。过去只能堆积占地,如今成了循环利用的‘宝贝’。”

次仁多吉手中再生的骨料,展示了措美县破解建筑垃圾治理难题的创新实践。面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建筑垃圾处置困境,措美县探索出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秘诀,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100%,为高原小城绿色低碳发展开辟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811164624_副本.png

措美县将建筑垃圾治理提升至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住建、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出台《措美县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织就一张“多方共治”责任网,形成从源头管控到末端处置的全流程制度体系。

“县里建立了完善的政策框架,并撬动100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处理厂建设。”措美县住建局局长杨斌介绍道。

微信图片_20250811164547_副本.png

面对土地资源紧张与转运成本高的双重压力,措美县创新实施“四不两增”改造方案:不新增用地、不整体外运、不重复投资、不进行生态修复;增加资源化能力、增加场地复合功能。通过对原有临时堆放点实施就地升级改造,有效破解选址难题。

“过去找新堆放场困难,管理成本高,运输费用更是沉重负担。”运输车队负责人洛桑指着改造后的场地说,“现在原地升级,省地省钱省心,实实在在解了难题。”

项目要长久,市场力量是关键。措美县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成功引进专业化企业,采用“投建营”一体化模式负责全县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目前,该企业已实现全县在建项目建筑垃圾100%循环再利用。

“县里提供多重优惠政策,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全程跟踪服务。”企业总经理洛桑玉西表示,“这些实实在在的保障措施,让我们能够安心投入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

规范的市场秩序是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保障。措美县压实建设单位主体责任,推广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造方式促进源头减量。建立多部门联勤联动机制,通过“日巡+夜查”强化运输监管。

据了解,今年密闭运输执行率达100%,实现全过程规范化管理。

微信图片_20250811164611_副本.png

在资源化处理厂内,科技成为变废为宝的核心支撑。“破碎+筛分+分选+水洗”工艺可将建筑垃圾精准转化为5类再生骨料。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民房建设及河道治理等领域。

“我们生产的再生骨料强度达标,建设单位都很喜欢,供不应求。”技术主管王浩说。

据了解,该厂自4月试运营以来,已处理建筑垃圾2.1万吨,预计年创收110万元。同时为33名农牧民提供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8万余元。建筑垃圾在这里完成了从“0价值”到“创富资源”的完美蜕变。

微信图片_20250811164618_副本.png

观念转变是长效治理的关键。措美县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宣传融入“无废城市”创建,通过政府网站、抖音、微信等平台以群众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传播,并组织“进工地、进车队、进社区”系列宣教活动。

“以前觉得建筑垃圾毫无价值,现在知道分类回收能变废为宝,还能带来工作和收入。”社区居民卓玛拿着宣传资料感慨道。据统计,全县已开展专题宣传22场次,覆盖群众0.8万人次,全民共治氛围日益浓厚。

随着破碎机持续运转,措美县将年均10万吨建筑垃圾转化为支撑绿色发展的宝贵资源,用资源化利用率100%的实践成果,为破解“垃圾围城”困局提供了可复制的治理样本。

编辑:蒋姬

一周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精彩图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联系我们  |   山南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14000057号-1 网安联网备案号:54220002000002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藏党宣[2010]250号
中国 西藏 山南市乃东县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92933 邮箱:xzsnw#sina.com(把#号换成@符号) QQ:164766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