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然一新的“三姐妹”
“六位一体”重塑高原乡村
——琼结县加麻乡白松村人畜分离换来美丽宜居家园
在琼结县城西南6公里处,坐落着一个名字满含诗意的村庄——白松村,其藏语意为“三姐妹”。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位“雪域姐妹”却受困于人居环境“脏乱差”。如今,它已成功跻身自治区级文明村镇行列,实现了从“颜值”到“气质”的全面跃升。这场华丽转身,源于一场以“六位一体”为核心、政策精准发力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漫步今日的白松村,街道洁净、空气清新,宜居气息扑面而来。而在整治之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以前村里牛羊散养,路上随处可见粪便,夏天味道难闻,还担心传染疾病。”村民洛桑扎西的回忆,道出了村庄曾经的窘迫。
牲畜散养是高原乡村普遍面临的环境痛点。2024年,白松村牢牢抓住“十乡百村”人居环境示范创建的政策机遇,开出“第一剂良方”——推动养殖集中化。村里累计投入286万元,建成可覆盖143户的集中牛圈点,实现全村牲畜统一管理、人畜分离。
“我们彻底告别了人畜混居的历史!”村政协委员普布扎西感慨道,“空气变好了,卫生改善了,连养殖效率也提高了。”集中养殖不仅从源头治理了污染,更让村庄的“呼吸”变得清新顺畅。
解决养殖污染后,白松村将整治触角延伸至村民房前屋后,高标准推进“新时代宜居家园”建设。村里不仅统一美化房屋外立面,还创新性发展庭院经济,为村民发放668株桃树、苹果树苗木。昔日堆满杂物的院落,如今蜕变成瓜果飘香的“微田园”。“院子漂亮了,心情舒畅了,果子熟了还能卖钱。”一位正在浇水的村民笑容满面,“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白松村的创新举措远不止于此。过去,农机具随意停放,既影响村容又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村里投入11.25万元,建成450平方米的农机具集中存放点,让“铁牛”有了统一的“家”。“以前拖拉机没地方放,就堵在路边;现在用车方便,村子也更整齐了。”村民们的切身感受,印证了这项措施的精准有效。
白松村的治理智慧,在于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六位一体”整治体系。除集中养殖、庭院整治和农机具统一存放外,村里还同步推进麦场集体化、饲草一体化、堆粪集约化。通过建设配套饲草库、堆粪池,硬化打麦场,补齐了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尤为关键的是,曾经污染环境的牛粪,如今经科学处理变为宝贵的有机肥料,真正实现“变废为宝”,一条绿色循环的农业产业链就此激活。
如今的白松村,已完成一场彻底的“美丽蜕变”:牲畜搬进集中牛圈,旧址上建起供人休憩的“小花园”;农机具整齐入库,道路宽敞平坦;庭院里花果繁茂,处处涌动着新活力。“我们将继续在政策支持下推动绿色发展,让白松村更美丽、更宜居。”加麻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白玛罗布对未来充满信心。
从环境“痛点”到乡村“亮点”,白松村的实践生动证明:只要在政策指引下找准病根、系统施治,高原乡村定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振兴之路。这位焕然一新的“三姐妹”,正在雪域高原上绽放出更加迷人、自信的光彩。
编辑:刘亚娟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