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子县玉珞文化旅游节,燃!
从“记忆”到“筑梦”
——隆子县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暨玉珞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侧记
夜色如墨,隆子县城却被璀璨灯火点亮。舞台上光影流动,绚丽的灯光在夜空交织出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近日,以“红色隆子 幸福边疆”为主题的隆子县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暨玉珞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县南城体育场举行。来自全县各地的群众、援藏干部和游客齐聚一堂,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在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中,开场舞《美丽隆子筑家园》拉开帷幕。演员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步伐稳健有力,舞姿轻盈灵动,仿佛将隆子的山川河流、草原雪山,都融进了肢体的每一次舒展。LED屏上,日拉雪山巍峨耸立,山脚下村落炊烟袅袅,扎日河缓缓流淌,静谧壮美的画面,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祥和。
“第一次在现场看这么盛大的演出,心里特别激动。这几年隆子变化太大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幸福。”观众旺堆举着手机录像,向记者分享着内心的喜悦。
《相约隆子》旋律悠扬,宛如清泉流淌,将隆子的山水之美与人文之韵娓娓道来;《犀鸟之魂》则热情奔放,舞姿里满是珞巴族人民对生活的炽热爱恋,以及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进入“记忆隆子”篇章,情景歌曲《绿色沙棘林》瞬间将观众带入深秋的高原林海。金黄的沙棘果随风摇曳,演员的歌声清澈透亮,直抵人心。《列麦花开满山崖》《玉麦我的家》以音乐为笔、舞蹈为墨,再现了隆子人民坚韧不拔、守护家园的动人故事。
常德丝弦艺术剧院的歌曲《常来常德》唱出了援藏干部与当地群众的深情厚谊。熟悉的旋律一响起,不少观众热泪盈眶,掌声与歌声交织成一片温暖的海岸。
“长期以来,常德始终心系隆子发展。对口支援不仅是项目的落地,更是文化和情感的深度交融。”隆子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崔晓伟动情地表示,“此次活动围绕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常德援藏30周年主题,以洞庭湖畔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常德丝弦’为纽带,让文化互动更具特色与温度。未来,我们一方面会紧扣隆子实际需求,在人才共育、项目共建、就业共促上精准发力,另一方面,也将继续绘就多元文化互鉴共荣、各民族同心筑梦的蓝图,共同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新篇章。”
“开放隆子”篇章中,情景剧《幸福之路》生动再现了隆子交通巨变的历程。舞台上,演员们从泥泞小路的蹒跚前行,到柏油大道的畅通无阻;背景LED屏上闪过一张张建设现场的真实画面,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时代的进步。
“今天的演出太精彩了,既能享受艺术魅力,更能真切感受到隆子这几年的发展变化,我就是受益者之一。以前从村里到县城要翻山越岭走一天,如今修好了柏油路,坐车一小时就能到,办事、就医、上学都方便多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观众旦增卓嘎高兴地说道。
随后,扎念琴《达布夏日》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琴声铿锵有力,歌声高亢嘹亮,台下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新时代的隆子,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拥抱世界。玉珞文化这朵绚丽的花朵,正散发着迷人的芬芳;雄奇的日拉雪山、静谧的扎日秘境、古老的珞巴文化、淳朴的藏族风情,化作一张张金色名片,向世界发出深情邀请。在最后的“筑梦隆子”篇章,情景朗诵《奔向未来》以铿锵有力的声音,描绘出隆子发展的宏伟蓝图。演员们饱含激情的朗诵,将现场气氛点燃到顶点。
整场演出在全场齐唱《再唱山歌给党听》中落下帷幕。舞台上下歌声汇成一片,灯光与星空交相辉映。那一刻,仿佛整个隆子都在歌唱——歌唱幸福生活,歌唱美好未来,歌唱在党的领导下,携手奔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编辑:付青峰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