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联交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亮眼答卷
今年以来,市工商联把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头等大事,坚持“党建引领、服务为本、协同发力、精准赋能”,构建起“党建强基、政策护航、金融助力、协同发展、法治保障、文明赋能”的全新格局。这既是对标国家战略的宏观部署,更是在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文化场所中生动铺展的现实图景。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走进海思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员活动中心内,学习气氛浓厚,参会人员或低头记录、或凝神思考,讨论声此起彼伏。
“党建学习绝非走形式,而是我们企业文化的根基。市工商联始终强调党建与业务、文明建设相融合,派驻的党建指导员定期上门指导,协助我们将党建融入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不仅团队凝聚力显著增强,在民族团结工作中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公司党支部书记江聆熔说,“只要我们有诉求,市工商联第一时间搭建我们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真正发挥到了‘娘家人’的作用。”
这样的场景,正是市工商联“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员参与”三级政治引领体系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14名党建指导员深入企业154次,实现企业党支部和党员全覆盖;推动新成立党支部1个、发展党员24名;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56次,覆盖7300余人次。党建并非企业发展的“附加题”,而是关乎长远的“必答题”,如今,山南市民营企业的党建成果正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15个企业党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和责任区各18个,完成5项技术攻关,节约成本22.8万元;公益捐赠25次,物资价值达59.26万元。

政策护航,优化营商环境
市工商联把政策落实当作推动企业发展的“加速器”,紧跟国家“政策找企业”的导向,梳理68项涉企政策,编制发放1700余册政策汇编;举办民营经济大讲堂、“进企业、送政策”专项活动134场。
山南茹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政策红利与文明实践的双重受益者。在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忙着分拣、包装,机器声轰鸣。公司负责人扎桑说:“市工商联主动上门送政策、解难题。目前有固定员工32名、短期员工100余名,年工资发放超200万元;无偿提供猪苗,兑现帮扶资金约160万元,带动400多户农户增收。”
“我在公司已三年多,从销售员成长为主管,公司不仅给予我诸多培养机会,还经常组织文明服务培训。能在家门口就业,每月有6000多元工资,无需背井离乡,这都是好政策、企业发展带来的福气。”员工格桑多吉的话语中满是感激。
此外,市工商联建立市级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依托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组织6家银行召开银企对接会4次,助力27家企业获得1.16亿元授信,为50家会员企业落实200万元贴息。
茹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强巴笑着说:“以前贷款难、担保难,多亏市工商联搭台牵手,我们顺利拿到了授信。有了资金支持,公司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研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如今能为更多群众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

协同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
深秋时节,“乃东区500亩民族团结林”绿意盎然。自2023年4月起,西藏山南瑞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政府部门启动“民族团结同心林”植树活动,至今已持续三年。曾经的沙化地,如今枝繁叶茂,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
公司董事长马文军抚摸着树干,动情地说:“打造同心林,是我这辈子做对的事。三年来,企业员工和周边群众共同参与植树,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更拉近了民族感情。下一步,我们要传承这种共建共享的传统,既为企业打造在山南的归属感,也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市工商联持续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93家会员企业投入629.31万元,帮扶112个村(社区)468户群众,81家企业开发7328个农牧民就业岗位,同步开展技能培训与文明素养教育。西藏山南羊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更是投入5448万元,帮助482户监测对象脱贫,并参与“百企连百村”助边行动,投入400余万元带动边境小康村增收。
今年5月,西藏山南羊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陇巴书院开门迎客。阳光透过窗洒在书架上,咖啡香与书香交织,青少年们围坐在一起低声交流,手中捧着书本,取代了往日对电子屏幕的依赖。负责人坚参确珠说:“我们希望这里成为浸润书香、传承文化的宁静港湾,让青少年在墨香中远离电子产品的喧嚣,感受文化的深厚力量。”
在西藏达娃卓玛实业有限公司,传统与现代碰撞出别样火花,文明理念融入非遗传承。服饰第四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阿旺曲扎展示着精美的盛装,“在市工商联的协调下,我们有机会到外省学习设计和营销理念。下一步,将在传承盛装技艺的基础上,主打常用服饰,让更多人穿上我们的手作,也为更多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提供就业岗位。”

法治保障,护航稳健发展
11月5日10时,国网山南供电公司召开山南市迎峰度冬企业客户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企业代表与供电部门面对面交流,围绕节约用电、科学用电、文明用电等话题深入展开讨论,积极为冬季电力保障建言献策。
这一场景,正是山南市以法治思维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市工商联制定“141”诉求督办方案,建立问题收集—办理—反馈—跟踪回访闭环机制,累计收集企业诉求91条,已解决81条;深入660余家企业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成功化解纠纷6件;通过法律大讲堂等活动,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等法律知识,覆盖5.2万人次,同步宣讲文明经营相关规范。

文明赋能,厚植发展底蕴
在多维发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市工商联紧扣“培树文明向上新风 崇尚健康幸福生活”宣传教育活动,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精神动力。市工商联成立由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与时间节点。通过专题部署会统筹机关科室与会员企业协同推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借助企业调研座谈、政策宣讲等契机,通过3个会员企业微信群向500余家民营企业宣传活动内容,营造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
市工商联深入开展“文明餐桌 以俭养德”活动,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三会一课”等学习,通过滚动标语、倡议书、在职党员“双报到”等,推动反食品浪费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以“优质服务 文明先行”活动转变机关作风,深入社区开展“微心愿”“聚民心”帮扶活动。系列活动推动工商联系统党员干部、民营经济人士与社区群众践行文明理念,西藏宗那建设有限公司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工商联系统4家单位被自治区推荐参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1家企业纳入全国模范单位培育库,2名同志获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1家企业获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企业。这些荣誉既彰显了文明创建的扎实成效,更推动形成了崇尚文明、追求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今年以来,市工商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为契机,以文明新风建设为支撑,为民营企业当好‘娘家人’,聚焦‘党建强基、政策护航、金融助力、协同发展、法治保障、文明赋能’新格局精准发力。”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宗巴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聚力赋能,精准服务,为谱写山南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民族团结到乡村振兴,从文化传承到产业发展,从法治保障到文明浸润,市工商联正以“红引擎”的澎湃动力与文明风的深厚底蕴,推动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编辑:巴桑卓玛
- 一周新闻排行
- 精彩视频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