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3-789293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上投搞
您现在的位置:西藏山南网>区县新闻>浪卡子县

浪卡子县多却乡以“智治”破解高海拔基层治理难题

2025-11-13 16:59:22  来源:山南报  作者:记者 巴桑卓嘎

“党建红+科技蓝”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浪卡子县多却乡以“智治”破解高海拔基层治理难题

在浪卡子县多却乡,过去这里因溺水隐患突出、流动人口管控乏力,深陷“治安案件多、纠纷问题多、上访案件多”的治理困境,成为基层治理的“洼地”。如今,在这片高原乡野上,一张由“党建引领+科技赋能”织就的智慧防护网全面铺开,不仅成功破解了高海拔地区治理难题,更以“低成本、高效益、易操作”的创新实践,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

公共区域图片.jpg

多却乡紧邻510省道,是交通要道,日均流动人口超500人。特殊的地理位置,让传统治理模式捉襟见肘。

“以前村民家里丢了马,民警排查半个月都没找到线索,群众有情绪却苦无佐证,村里流言四起。”热玛瓦村村民索朗普尺的回忆,道出了过去“人跑现场、口传线索”的治理痛点。多却乡派出所教导员云旦多吉也坦言,河道安全巡查每日要走10多公里,人力巡逻存在盲区,突发情况往往难以及时处置,“一老一小”的安全始终是干部心中的牵挂。

热玛瓦村村委会图片_副本.jpg

破解治理困局,关键在于党建引领。2024年,多却乡党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关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大部署,将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作为践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举措,在热玛瓦村率先试点“党建统领、网格支撑、技防辅助”的治理模式。“砸锅卖铁也要安装监控摄像头,群众要的是能摸得着的平安!”乡党委书记多布杰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会上的表态,彰显了乡党委为民解忧、筑牢安全屏障的坚定决心。

入户安装_副本.jpg

项目启动之初,“隐私泄露”“自费负担”等质疑声一度阻碍工作推进。热玛瓦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头雁”作用,以“三步工作法”凝聚共建合力:党员干部带头上门宣讲,向每户承诺“摄像头仅覆盖公共区域、每户配备独立管理密码”;创新“党建+村集体经济+群众自筹”的筹资模式,一周内筹齐2.5万元,既减轻了群众负担,又保障了项目落地;划定“严禁对准邻居门窗、严禁数据外传、严禁权限共用”三条红线,用贴心服务打消群众顾虑。

讲解操作流程_副本.jpg

如今,97个电子监控摄像头在热玛瓦村实现“公共区域全覆盖、农户院落全接入”,村口、河道、停车场等关键点位无死角,88户的家庭监控摄像头流量终身免费。“商店不用锁门,在手机里就能照看生意,家里老人孩子的情况也能随时掌握。”村民仁增多吉的切身感受,正是智慧治理带来的民生温度。

这一成功试点迅速从“一村之治”升级为“全乡之策”。截至目前,全乡12个行政村共安装监控摄像头981个,筹集资金25.8万元,实现了智慧防护网全域覆盖。今年以来,多却乡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治安案件破案率提升70%,交通事故预警处置时间缩短至5分钟,群众安全感测评从去年的82分跃升至96分,各村年均节省巡逻人力成本3万元。

群众手机查看自家监控_副本.jpg

创新推出的“四级治理体系”更让治理精准高效——小事由联户长现场调解、难事由村委会协调、大事上报乡党委。不久前,热玛瓦村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通过监控回放还原事实,半小时便化解了纠纷。“在外务工不用频繁返乡,在手机里能看家人动态、实时对话,省下的钱能补贴家用、给孩子买学习用品。”常年在外的村民晋美阿旺的感慨,道出了群众对治理成果的认可。

从“一村试点”到“全乡燎原”,热玛瓦村的“众筹模板”“隐私协议”等经验已在多却乡全面推广。目前,乡党委计划年底前实现全乡重点区域监控摄像头全覆盖。一块监控屏、一个二维码,连接的不仅是科技与治理,更是党心与民心。

多却乡以党建为魂、科技为翼,破解了高海拔地区科技投入大、群众参与难的瓶颈,用“党建引领+村集体+群众自筹”的资金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特点的基层治理现代化之路,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真切触摸到了稳稳的安全感与幸福感,为筑牢安全稳定屏障写下了生动注脚。

一周新闻排行
精彩视频
精彩图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联系我们  |   山南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0-2017 山南网(中国西藏山南网) WWW.XZS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14000057号-1 网安联网备案号:54220002000002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藏党宣[2010]250号
中国 西藏 山南市乃东县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92933 邮箱:xzsnw#sina.com(把#号换成@符号) QQ:1647664986